返回主頁
捲十三: : 坤,故“兇”,則“吉兇生矣”。
捲十四: : 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者夫!
捲十五: : 坤不行,震懼虩虩,故“小懲大誡”。
捲十六: : 福德刑,衆形萬類,皆來發於爻,故總謂之物也。
損卦(第四十一): : 以生道民,雖死不怨殺者。
既濟卦(第六十三): :   九五:東鄰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
捲中: : 氣所臨,何有不傾。
易緯辨終備: : 太白之主罰,而金宿,故甄商金聲,言太白大為象之候元武兵大謀之也。
易緯坤靈圖: : 天生聖人使之。
捲上: : 降者不,奔者不禁,背者不
捲中: : 必牛而盟。
捲下: : 神武而不者夫殺,所戒反。
周易鄭康成註: : 降者不,奔者不禁,皆敵不 ,以仁恩養威之道。
易緯乾元序製記: : 闢之法,十二卦,常□三十六年,非受命所亡也。
卦六十三: : 九五:東鄰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
係辭上: : 與於此哉?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者夫!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
易經·係辭上傳: : 能與於此哉!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者夫?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
上經乾傳捲一: : 為陰氣始,不宜稱“飛竜在天”。
上經需傳捲二: : 鼕寒、夏暑、春生、秋之道。
上經隨傳捲三: : 非專謂誅也。
下經豐傳捲六: : ”然則戕者皆害之謂也。
係辭上捲七: : 春生秋,萬物運動,皆由道而然,豈見其所營,知其所為?是“寂然無體,不
第10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2): : 如《文言》中說:"大臣害國君,兒子害父親,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並不
第11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3): : 陰氣肅,萬物的能量暫時內斂,以待來春再發,所以大地上的草木一片枯黃,
第12節:三《屯》:萬事開頭難(1): : 商王文丁害了季歷,自此周與商結下宿怨。
第18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1): : 《論語·堯曰》中說:"不教而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
第19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2): : 商紂王迫害戮元老功臣殆盡,商軍主力部隊又在東南作戰,商紂王衆叛親離,
第22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2): : 於是齊莊君一羊灑其血,令二人神社前盟誓,然後誦讀二人的訟狀。
第24節:七《師》:武王伐紂實錄(1): : 其最終目的是以、以武止武,"止戈"為"武"的造字本義就反映了古人對於
第26節:八《比》:一部古代外交統戰大綱(1): : 但因為文王的長子早年被商紂王戮,因此姬發是事實上的長子。
第27節:八《比》:一部古代外交統戰大綱(2): : 呂布又了董卓,進封溫侯,與王允共同把持朝政。
第28節:八《比》:一部古代外交統戰大綱(3): : 對於那些背嚮射獵者逃竄的則射之,因為"背"有背叛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