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卷三十九起二十九年,尽二十九年: : 吴子使来聘。
卷四十襄三十年,尽三十一年: : 季邑。
卷四十二昭二年,尽四年: : 民不夭
卷四十四昭七年,尽八年: : 王子杀召伯、毛伯,是也。
卷四十八昭十七年,尽十九年: : 瘥夭昏。
卷五十一昭二十四年,尽二十五年: : 也。
卷五十二昭二十六年,尽二十八年: : 吴公子聘於上国是也。
卷五十八哀公六年,尽十一年: : 即是季也。
自序: : 随时录,宦学多暇,缮写成帙。
桓公卷四(起元年,尽六年): : 经曰“王子”是也,《诗》曰“王谓叔父”是也;
桓公卷五(起七年,尽十八年): : ○解云:襄二十九年“吴子使来聘”,哀十三年“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
庄公卷八(起十八年,尽二十七年): : 又襄二十九年传云“者何?吴季子之名。
文公卷十三(起元年,尽九年) : : 似若宣十五年王子矣。
宣公卷十六(起十年,尽十八年) : : 王子不称季。
成公卷十七(起元年,尽十年): : 似若襄二十九年“吴子使来聘”,传曰“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
襄公卷二十(起十二年,尽二十四年) : : “吴子使来聘”之下,传云“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
襄公卷二十一(起二十五年,尽三十一年) : : 吴子使来聘。
昭公卷二十二(起元年,尽十二年) : : “王子杀召伯、毛伯”,亦是大夫相杀,而不称人杀者,彼注云“大夫相杀不
昭公卷二十四(起二十三年,尽三十二年) : : “吴子使来聘”,下传云“阖庐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
序: : 而襄二十九年因季之贤而进称爵,是其申也。
卷二: : 故襄二十九年《左传》称吴季观乐,“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
卷六: : 又吴不书氏,以成尊于上也。
卷十二: : 王子杀召伯、毛伯。
卷十五: : 故季以六月致鲁,仍行聘事,亦此类也。
卷十六: : 吴子使来聘。
卷十七: : 如“王子杀召伯毛伯”也。
卷十八: : 子虽云矫杀,王威未甚屈辱。
第16节:第三章(1): : 季到鲁国观乐,听完这三国国风后一起作了评论,意思就是把这三国国风看成
第17节:第三章(2): : 俞平伯在《读诗记》中是这么称赞《柏舟》的:“通篇措辞委婉幽抑,取喻起
第34节:第四章(1): : 吴公子季主人道:“美哉!……其为卫风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卫北
第50节:第五章(4): : ”(见《留青日》卷十一《子陵耕钓处》附)
第75节:第七章(3): : 我们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载季观乐开始,就可以知道,郑声与郑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