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识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方漕躬明挽诗三首: 有识共沾襟。
张尚书挽诗: 有识共酸辛。
绩和李参政湖上杂咏: 有识所愤疾。
题尹商卿自信斋: 亦有识其然,责泉於九仞。
徐太元: 勿令有识人,命尔为蝎蚖。
过泾邑水西县尹先伯祖尝为邑簿领耆儒有识
和王子元重阳日千善寺会饮: 仙翁有识应须避,楚客多悲亦强为。
游大涤: 山灵应有识,鄙句含包羞。
次韵宗郎中师仁见示古风: 当有识者证。
苫庐: 蛇容有识宁受欺,鹤固非凡岂容伪。
咏梅杂诗: 世间少有识花人。
送真直院出使江东: 有识愁虽结,无惭喜自深。
大寒呈张太博: 人固有识智,非如物之植。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 有识为嗟咨。
余知府挽诗二首: 有识自兴哀。
送陈竹所帅越: 一女倚楹犹有识,不知柱后立何人。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三): 还隐喻当时有才有识之士被弃置不用,而平庸无能之辈,一个个受到拔擢,窃据高
西北有高楼: 总得有识马的伯乐才行;
答何劭诗三首∶二: 自予及有识
王侯挽歌辞: 孤魂虽有识
诗选: 善于折弯柳条唯有识者,
陶学士醉写风光好: 岂谓彼中有识者,独眠孤馆早参详。
小令: 有识见彭泽令。
吴礼部诗话: : 以是为有识所贬,至其妙处,纤秾间作,亦不可诬也。
卷七: : 有识者当辨之耳。
归田诗话: : 则有识大礼之称;
南濠诗话: : ”有识者之论,固如此。
麓堂诗话: : 然未有识分数少而作分数多者,故识先而力後。
诗式卷三: : 当有识者,得无抚掌乎?
全唐诗话: : 有识者曰:“唐山人瓢也。
珊瑚钩诗话(卷二): : 有识之士,每叹息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