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迥返回主頁
捲第三十二: : 以翰林學士晁迥權吏部流內銓,知製誥盛度知通進、銀臺司兼門下封駁事。
捲第三十四: : 以翰林學士晁迥為册立皇太子禮儀使,命祕書監楊億撰皇太子册文,知製誥盛度書
捲第三十七: : 又言:“太子少保致仕晁迥,雖老而有器識,宜蒙訪對,其必有補。
捲第三十八: : 召太子少保致仕晁迥及近臣皆預。
捲第三十九: : 太子少傅晁迥,既與太清樓宴,復召對延和殿閤,問《洪範》雨勿之應,迥據
捲三十一: : 殿中丞清豐晁迥通判鄂州,坐失入囚死罪,削三任,有司以殿中丞、右贊善大夫並
捲五十六: : 顥曰:「晁迥篤於詞學,盛玄敏於吏事。
捲六十: : 以起復右諫議大夫知製誥晁迥、起居捨人知製誥李宗諤,並為翰林學士。
捲六十一: : 翰林學士、右諫議大夫晁迥責授左司郎中,依前充職。
捲六十二: : 命翰林學士晁迥、知製誥朱巽、宮苑使劉承珪及綸,校品秩之差,定為制度施行之
捲六十三: : 命翰林學士晁迥等考定,又命侍讀學士呂文仲呂佑之、竜圖閣待製戚綸陳彭年重考
捲六十六: : 陳堯叟、參知政事趙安仁、翰林學士晁迥楊億並修國史。
捲六十七: : 翰林學士晁迥等上考試進士新格,詔頒行之。
捲六十八: : 時學士晁迥知貢舉,楊億被病,參知政事趙安仁實草詔雲。
捲六十九: : 詳定儀註官晁迥而下,習泰山圜臺封祀儀於都亭驛。
捲七十: : 晁迥進所草赦書。
捲七十一: : 上出晁迥已下詩、序示王旦等,因品題之,以迥詩及楊億、王曾序為優,詔令別自
捲七十二: : 翰林學士晁迥為館伴使,言其事。
捲七十三: : 宰相召晁迥等問之,迥等言:「除南郊赦書,緣車駕在外,鎫合預先進入,降付中
捲七十四: : 命翰林學士晁迥楊億、竜圖閣學士杜鎬、直學士陳彭年、知製誥王曾與太常禮院詳
捲七十六: : 」欽若曰:「此蓋晁迥、楊億所修。
捲七十七: : 命翰林學士晁迥、樞密直學士劉綜、知製誥李維、竜圖閣待製孫奭同知貢舉,上作
捲七十八: : 知貢舉官晁迥、劉綜、李維、孫奭並贖銅三十斤。
捲八十一: : 以翰林學士晁迥為契丹國主生辰使,崇儀副使王希範副之;
捲八十三: : 翰林學士晁迥上玉清昭應宮頌,其子秘書省正字宗操繼上景靈宮慶成歌。
捲八十五: : 既而翰林學士晁迥等言:「若廢林甫之新文,用康成之舊註,則國傢四時祭祀,鎫
捲八十六: : 修史官趙安仁、晁迥、陳彭年、夏竦、崔度並進秩、賜物有差。
捲八十九: : 林學士、知通進銀臺司兼門下封駁事晁迥、李維上言:「中書門下札子付登州,據
捲九十: : 翰林學士晁迥等言:「準詔詳定□封所生母及致仕官封贈事。
捲九十二: : 以翰林學士晁迥為册立皇太子禮儀使,命秘書監楊億撰皇太子册文,知製誥盛度書
捲九十三: : 翰林學士承旨晁迥以老疾求解近職,詔不許,特蠲其宿直,令三五日一至院。
捲九十四: : 翰林學士承旨晁迥為南郊禮儀使,學士錢惟演為儀仗使,太子賓客王曙為鹵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