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比返回主頁
堤上行三首(其一、其二): 同時也是比喻,以流水和月光的無限來比喻歌中“情”與“怨”的無限。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人間再美也是比不上的。
阮郎歸(四之四): 天氣還是比較冷的,所謂春寒時候。
相和歌辭·怨詩二首(其二): 運用的是比興手法。
雜麯歌辭·妾薄命: 全詩半是比擬,從比中得出結論:“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顯得自然而又奇
使至塞上: 這裏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鬱。
秋夜獨坐(一作鼕夜書懷): 缺陷也是比較明顯的。
春行寄興: 卻是比較突出的。
長信秋詞五首(其三): 前者是比喻本身的因襲和創造的問題,後者是比喻的含意深淺或厚薄的問題。
過三閭廟: 同時也是比喻:沅水湘江,江流何似?有如屈子千年不盡的怨恨。
官倉鼠: 官倉鼠是比喻那些衹知道吮吸人民血汗的貪官污吏;
題菊花: 寓意是比較明顯的。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 主要是比形象、比情態。
少年遊(黃鐘·第二): 這是比較的結果,指出眼前無憂無慮在一起反倒不如當時那種緊張、凄苦、懷恨而
踏莎行(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罔小酌): 也是比興,“風雨”不僅是自然的,更多的還是暗喻南宋的政治形勢,擔心金兵於
人南渡(感皇恩): 是比較成功的。
菩薩蠻: 真是比“迷離曉夢啼鶯”還要悠忽。
采桑子: 正是比喻,這個比喻親切而貼切。
訴衷情(送春): 不是比繪聲繪影還更要生動逼真嗎!
眼兒媚: 這是比喻春慵的不可捉摸,又似曾可見恍恍惚惚,浮浮沉沉的狀態。
八聲甘州·陪庾幕諸公秋登靈岩: 但若說是比興,也覺相宜。
唐多令: “花空煙水流”是比喻青春歲月的流逝,又是賦寫秋景,兼有二義之妙。
亭下: 疑是比丘身。
別母: 豈是比鄰無嫁處,千山萬水逐行人。
詩一首: 衹不過是比常人更深入一層,更有麯折之感。
和酬張井見贈: 數傢老叟是比鄰。
寄贈華山致仕韓見素: 吟誇仙掌是比鄰。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直疑於此是比鄰。
金縷衣: 是比義。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也是比
秋懷(其二): 也是比喻寄托。
塞下麯四首(其一): 是比較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