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 River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杂曲歌辞·壮士行: 对酒歌易水
杂曲歌辞·发白马: 易水无寒歌。
燕歌行: 前临滹沱后易水,崇山沃野亘千里。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一作韩翃诗,题下有巡边二字): 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
送客之上谷: 披衣朝易水,匹马夕燕台。
奉送王相公缙赴幽州巡边(一作张继诗): 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
易水怀古
壮士吟: 如何易水上,未歌泪先垂。
易水
猛虎行: 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吝。
咏史诗·易水
古别: 壮士悲歌易水秋。
木兰花慢(和师厚和司马文季虏中作): 但易水歌传,子山赋在,青史名留。
丙午十月十三夜梦过一大冢傍人为余言此荆轲墓也按地志荆轲墓盖在关中感叹赋诗: 悲歌易水寒,千古见精爽。
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 易水秋风寒。
读史有感: 易水悲歌泪数行。
感愤: 悲伤易水歌。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望海潮: 易水风烟,范阳山色有无中。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遥知易水寒。
念奴娇(淮上雪): 遥想易水燕山,有人方醉赏,六花如席。
朝中措: 要看易水摇寒。
莺啼序(有感): 易水衣冠,总成尘土。
疏影: 易水风寒,壮士悲歌,关山万里离别。
补易水歌效郭青山
续演雅十诗: 惆怅渡易水
冥鸿辞: 易水荆轲业已北,大滓苏武势须东。
听赵琴士鸣弦: 先疑易水渡荆轲,已转似劝无渡河。
易水辞
赠陈高士琴歌: 九月荆轲过易水
赠蓬壶丁高士琴: 始疑荆轲渡易水,乃是湘妃夜涕零。
持节和王枢密三首: 和气先舒易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