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返回主页
答王郎中: 政拙愧斯人
伤逝(此后十九首,尽同德精舍旧居伤怀时所作): 斯人既已矣,触物但伤摧。
过温逸人旧居: 斯人谁继妙。
湘江曲: 最后一句是写斯人已去的情景。
怀南岳隐士: 斯人尚未忘。
茅舍: 斯人久云谢。
高仆射: 斯人古亦稀,何况今之代。
放鱼(自此后诗,到江州作): 吾非斯人徒。
杂感: 斯人死已久,其事甚昭彰。
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诸兄弟作): 斯人几时活。
登商山最高顶: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嚣尘。
舟中读元九诗: 主题是“忆斯人”,又由“斯人”的遭际飘零,转见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
太湖诗。游毛公坛: 斯人不复睹。
胥口即事六言二首: 斯人到死还乐,谁道刚须用机?
拟君子有所思二首: 缅想斯人胜珪璧。
问岳禅师疾: 云何斯人,而有斯疾。
怀香炉峰道人: 斯人不可忘。
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 斯人更难遇。
怀南岳隐士二首(一作赠隐者): 斯人尚未忘。
悼张道古(昭宗时道古官拾遗以直谏贬蜀中死): 惆怅斯人又如此,一声蛮笛满江风。
京兆杜婴大醇能读书其言近庄其为人旷达而廉清自托於医无贵贱请之辄往卒也以诗二首伤: 不复见斯人
孟子: 故有斯人慰寂寥。
赠陈君景初: 安得斯人术,付之经国手。
去年秋偶游宝山上方入一小院阒然无人有僧隐几低头读书与之语漠然不甚对问其邻之僧曰此云阇黎也不出十五年矣今年六月自常润还复至其室则死葬数月矣作诗题其壁: 常有斯人不。
林子中以诗寄文与可及余与可既殁追和其韵: 斯人所甚厌,投畀每不受。
慈竹: 亦是斯人流。
次韵奉送公定: 斯人万户侯,造物付炉锤。
次韵高子勉十首: 去不待斯人
次韵子由绩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国: 斯人廊庙器,不合从远屏。
奉同子瞻韵寄定国: 斯人气金玉,视世一鼠肝。
韩献肃公挽词三首: 斯人遽陨倾。
和范廉: 斯人尚独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