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厚返回主页
卷三十四: : 光禄举敦厚、质朴、逊让、节俭,此为四行。
卷六十: : 拯薄无若敦厚,安上理人,莫善于礼。
卷六十七: : 敦厚之俗,以应乎下。
卷七十五: : 敦厚忠恕,众悦其良。
卷三十二: : 温柔敦厚而不愚者,教深于《诗》也;
第01部·卷十: : 必使风俗敦厚,异於他方。
第03部·卷二百四十二: : 宽和敦厚,亦复怛色愀容,丧精亏寿。
第03部·卷二百四十三: : 敦厚之化流。
第04部·卷三百二十九: : 故其温柔敦厚,以极操指之情也;
第04部·卷三百四十三: : 敦厚温敏,少以任侠闻。
第05部·卷四百三十三: : 温良敦厚,诗教也,岂主於淫文哉?夫人之爱名,如水之就下,上有所好,下必甚
第05部·卷四百八十三: : 何可胜言?两汉亦有质朴敦厚之科,廉清孝顺之举,皆本於行而遗其文,复何如哉
第06部·卷五百四十二: : 移风为敦厚之境,徵赋无惨急之名。
第06部·卷五百四十九: : 敦厚退让,可以训人。
第06部·卷五百五十一: : 风俗皆已敦厚
第06部·卷五百九十: : 终于河南敦厚里。
第07部·卷六百五十八: : 敦厚孝友,本乎天性,文学政事,出於馀力。
第07部·卷六百七十一: : 致人於敦厚,莫大於道。
第07部·卷六百九十一: : 惠慈敦厚,温恭淑慎。
第07部·卷六百九十五: : 其教温柔敦厚而不愚。
第08部·卷七百八: : 敦厚硕大为多福。
第08部·卷七百七十三: : 方今崇帝尧敦厚之恩,推魏文荣乐之旨,岂令弃良材于散地,化王孙为旅?人臣素
第08部·卷七百八十六: : 风俗敦厚
第08部·卷七百九十二: : 公为儿时则柔敬敦厚,笃志於学。
第09部·卷八百三十: : 温柔敦厚,出风雅之咏歌。
第10部·卷九百七十四: : 则教之以温柔敦厚,辨之以草木虫鱼,美盛德而刺淫昏,歌风雅而察正变。
第10部·卷九百九十一: : 正议大夫、行右庶子正(阙二字)之敦厚(阙二字)元之(阙二字)继(阙一字)
第10部·卷九百九十五: : 为人敦厚,权利刊官知其礼节,委以小铺之惕(疑)虔虔夕惕若厉无咎。
第34节:爱情美学(2): : 抛弃了温柔敦厚的宝钗,而选择了冷冰冰的寺院生活。
第19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10): : 那是讲所谓"温柔敦厚"的,可以用《平山冷燕》,《好逑传》,《玉娇梨》来做代
我们是天作之合(1)(图): : 尤其我们的儒家传统温柔敦厚,总为贤者讳。
第1节:《农民日记》序(1): : 既朴实敦厚,也不失小民情趣,既透射着中国农民勤劳、隐忍、善良、淳朴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