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資返回主頁
金華山陳子昂讀書臺: 知縣文芳等捐資勸募,拆去短垣,芟除荊莽,於亭前新建廳三間,翼以回廊麯檻,
仙寓硐: 際佛教學會研究中心研究員何潔居士捐資修建了釋迦牟尼臥佛和紫竹觀音。
榮縣大佛: 知縣宮監桂捐資在大佛西面的崖壁上鎊刻“達摩渡江圖”。
瑪納斯縣大佛寺: 1994年建成後由澳籍華人馬玉翠女士捐資2千澳元,雕刻大理石碑及門前水泥板路面
昌吉鐵瓦寺遺址: 各界捐資重建。
蘭州城隍廟: "通省官紳捐資重茸,後二年始成,原為忠烈侯坊"。
依麻木阿斯木麻紮: 由穆斯林信徒捐資,在麻紮東南沙丘上修建禮拜寺一座,長30米,寬15米,建守夜
巴格達提麻紮: 麥”圍墻1939年多魯鄉富人熱西丁阿吉捐資重新維修了寺院。
塔塔爾寺: 係塔塔爾族人士於1897年捐資所建。
香格裏拉大峽𠔌——碧壤峽𠔌: 當年木氏土司曾為皇帝捐資1200萬兩用於修建十三陵。
碧壤峽𠔌群: 當年木氏土司曾為皇帝捐資1200萬兩用於修建十三陵。
澄江縣: 地方紳士、官員又捐資重修。
白崖寨: 賀欣當年在捐資修建白崖寨城墻時親筆為擴建的“聽雨”、“朝九”兩處城門題額
徽州第一進士村-許村: 宋仁宗欽賜為國捐資的許剋復為“大宅世傢”。
外江戲梨園公所: 分別記載捐資重修梨園公所的各戲班藝人的姓名。
三元洞: 捐資就洞築樓,改名三官洞。
長江大橋公園: 興建中社會及市民捐資踴躍,纍達六百五十萬元。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機構、企業傢、財團、大公司等紛紛捐資、設立基金或奬學金。
瞿秋白紀念館: 為清光緒年間瞿秋白的叔祖父瞿庚甫捐資修建的私傢祠堂,是瞿氏大傢族供奉和祭
楚秀園: 旅居臺灣的淮安鄉親又捐資在園西北角重建禦詩亭(俗稱竜亭),該亭六角重檐,
蔣氏故居: 常常捐資修橋鋪路,賑濟災民,也曾冒着危險資助太平軍死難將士的遺屬。
忠魂亭: 西面亭裙刻有南京市30萬共産黨員捐資興建的標識。
紫霞湖: 紫霞湖由新加坡華僑鬍文虎捐資修建,面積約67畝,常年蓄水量達22萬立方。
乾隆古井: 由希徹公公堂捐資重淘。
華僑圍屋: 為華僑捐資所建。
葉帥故居: 海內外鄉親捐資在故居旁興建了“葉劍英元帥紀念館”。
羊蹄嶺: 捐資修葺庵亭,並面諭海豐縣令範逢春總理完成此事。
漢謀圖書館: 新加坡華僑陳祝齡捐資重建魁星樓。
雍陌石板路: 由鄭觀應父親鄭啓華捐資建成。
美溪塔: 經餘福如先生捐資修繕。
杜婆橋: 旅居海外華僑李炳坦、李銓波昆仲等捐資重修,並為杜氏媼樹立碑記,復名杜婆橋
石嶺山海蝕遺址: 此廟1984年由香港同胞捐資重修,面積約14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