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返回主页
第47节:在你的句子里放满东西: : 总是会清晰具体而非笼统抽象的……所以我们应该避免这样的句子:
为政第二: : 这是一个抽象的形容词,但是也很科学,譬如大庭广众之中,而其中有一人,很吸
八佾第三: : 是一个抽象的代名词。
里仁第四: : 抽象的思想,也是一样。
泰伯第八: : 上古“天”字是一个抽象的代名词。
颜渊第十二: : 而并不是抽象的理论,是一种内心实际功夫的修养。
子路第十三: : 有这样重要吗?因为正名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所以子路不相信。
卫灵公第十五: : 这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呆板的,它不能弘扬人,须要人培养真理。
季氏第十六: : 这是抽象的,讲精神上对任何事情的观察,要特别注意看得清楚。
尧曰第二十: : 因此中是一个抽象的名称。
第36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36): : 只字不提庄子因深化抽象思维能力,以形而上学的、真正思辨的方法论来弥补儒家
第47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47): : 就是脱离了实践的抽象物。
26、礼非礼,乐非乐: : 是抽象艺术,甚至历来还有过不少音乐家明确反对标题音乐,认为你叫个《第五交
58、人间佛国(五): : 僵化地理解问题、把抽象问题具象化,这却是人性的一个通病。
八佾第三(7): : 象是抽象的,它们有区别。
先进第十一(1): : 前两篇是比较抽象的,这一篇是用比较具体的事情来评点,而且多半是孔子晚年回
颜渊第十二(2): : 共相是从殊相里抽象出来的。
第14节:傅佩荣《论语》心得(14): : 暂且抛开抽象的讨论,回归到一个名称所对应的本分。
第2节:听南怀瑾讲《论语》(2): : 并非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内心实在的修养。
第一篇 开宗明义: : 还是抽象唯心的呢?这是我们自古祖先传统的答案,不是“
第三篇 内明之学: : 并非只是理性抽象的空言。
中庸--第一辑: : 有时候代表抽象的一个符号,形而上的本体—
孔子的一生(2): : 是一个抽象标准,人之将死,离自由最近,或许近之。
中庸: : 由直观经验向逻辑抽象过渡。
艺术与科学: : 把极具体的转化到极抽象
推概与综括: : 即最抽象的象数之学。
儒佛异同论: : 此一面是学术发展由具体事实而抽象概括之自然趋势;
(八): : 而不知抽象
《近思录》随箚上(一): : 但可有一超时空的抽象的更高理想的共同境界,并融会天地万物大自然而和通为一
第65节:"天人合一"新解(6): : 说得再抽象一点: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特点是,整体概念,普遍联系;
第76节: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2): : 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
凡例(1): : 语多抽象,难于质言,且如《王霸篇》,语及用国,揭举三语,曰:“义立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