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返回主頁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86年): 國務院發佈《關於鼓勵外商投資的規定》,鼓勵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舉辦中外合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87年): 把過去膨脹的預算外投資規模和過高的非生産性開支壓 下來,進一步緩解社會總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88年): 改革計劃、投資、物資、外貿、金融、財稅體製和住房制度,加強對固定資産投資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89年): (三)壓縮固定資産投資規模,使之同國力承擔的可能相適應;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90年): 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已批準外商投資項目5700多個,協議外資金額94億美元,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91年): 要通過調整投資結構、提高農業投資比重來體現。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92年): 術協作發展到以資金、技術、設備等投資入股。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93年): 二是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都出現膨脹的趨勢;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94年): 造成通貨膨脹的主要因素是投資規模過大。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95年): 臺灣居民和臺灣各類資本到香港從事投資、貿易和其他工商活動。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96年): 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總額22974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其中,國有單位完成基本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97年): 以確立國有資産投資主體為重點,加快建立國有資産管理、監督和運營體係,促進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98年): 適度增加投資和消費需求,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效益。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99年): 政府已决定從1998年到2000年底的三年內投資50億元建設國傢創新體係,為下世紀實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2000年): 初步預測第一期投資將達到1200億元左右。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2001年): 投資少,工期短,地形較為平坦。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2002年): 總投資規模達718億元的重點地區豐産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啓動。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2003年): 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和日趨完善的投資環境對外商來華投資産生了極大的吸引力。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2007年): 務院發出《關於鼓勵和規範企業對外投資合作的意見》。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2008年): 核準審批固定資産投資項目。
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奬勵華僑在國內投資
新世紀誕生的第一條鐵路新綫——西康鐵路通車運營: 總投資102.
國傢電力公司成立: 是國務院界定的國有資産的出資者和投資主體及資産經營主體。
好萊塢成為世界電影中心: 從新澤西和紐約逃來的投資商,幾乎被東方專利
亞洲衛星發射合同在京簽署: 由中國參與投資及經營的“亞洲衛星一號”,將於1990年2月至4月由中國長城工業公
國傢經貿委發佈首批淘汰落後産業目錄: 該目錄如涉及到依法批準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由國傢經貿委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
香港著名人士李嘉誠捐資創辦的汕頭大學舉行落成典禮: 汕頭大學投資人李嘉誠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原副司令員陳忠嚴重違紀被查: 陳忠還對兵團投資中心為百樂門商貿有限公司經理張某某貸款500萬元提供擔保並造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秘書處成立: 並為貿易投資數據、貿易、技術轉讓、人力資源、能源、海洋資源、通訊、運輸、
中央决定減少全國招生騰出力量加強農業建設: 文化教育基本建設投資減為4.
鄧小平狠抓鐵路整頓: 新建鐵路投資比上一年減少3.9%,但鋪軌里程卻減少了21.5%;
岡比亞共和國獨立: 加上政府采取鼓勵私人嚮旅遊業投資,同外資合營或聯營等措施,使岡比亞旅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