纔明返回主頁
韻語陽秋(15-20): : 至有“不纔明主棄”之句,明皇雲:“卿不求仕,朕未嘗棄卿。
歷代詩話考索: : 請問「不纔明主棄」句如何解?此等論言,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捲之一五: : 孟浩然詩:“不纔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捲三十一: : 浩然自誦雲:“不纔明主棄。
唐代的詩: : 其中有“不纔明主棄”(我缺乏才能,所以聖明的君主不用我)一句,玄宗聽了大不
宋代的詩: : 纔明白根本沒有雨,是急湍的山泉擾了詩人一夜。
古今詩話(六): : 二五七、不纔明主棄
漫叟詩話: : 孟浩然詩:“不纔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詩要格律: : 又詩:“不纔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捲十五: : 《漫叟詩話》雲:“孟浩然詩:‘不纔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捲二十四: : 句也何害讀香銷粉痕盡韻待到和羹句纔明底藴韻
第33節:采桑子(非關癖愛輕模樣)(2): : 我們纔明白容若這"謝娘"一詞看似實指,其實一語雙關,它並沒有捨棄這個美麗詞
第39節:采桑子(而今纔道當時錯)(2): : 現在纔明白了、纔後悔了,可是,當時"錯"的究竟是什麽呢?是我當初不應該與你
王沂孫: : 蔡邕這纔明白,不是主人請他飲宴又要殺他。
孟浩然: : 不纔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王建: : 第三句纔明點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擴大了望月者的範圍。
祖詠: : 衹有終南高處的林表纔明霽色,表明西山已銜半邊日,落日的餘光平射過來,染紅
祖詠: : 衹有終南高處的林表纔明霽色,表明西山已銜半邊日,落日的餘光平射過來,染紅
真真國女兒詩(第五十二回): : 我們纔明白教人們不要因眼前“色相差”而疑其“前身”本是“瑤臺種”的深意,
16.孟浩然:五言律詩三首: : 不纔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孟浩然: : 至‘不纔明主棄’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
李白: : 至‘不纔明主棄’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
第48節:流言蜚語,無法拔除的巨毒(2): : 大了漸漸纔明白:愛是一個人的事情,相愛卻是兩個人的事情,婚姻更是牽涉到一
第7節:虞美人(圖): : 真應了歌裏那一句:“纔明白我的眼淚不衹為你而流,也為別人而流。
第21節:采桑子: : 纔明白容若的深意。
第24節:至高至明日月(2): : 我想了半天纔明白什麽意思。
第58節: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2): : 不纔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第59節: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3): : 可是緊接着兩句:“不纔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第61節:當時衹是道尋常(2): : 纔明深意。
第12節:公主捲 秦樓魯館沐恩光(6): : 念了首什麽“不纔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的詩,惹得唐玄宗大為不悅,老孟的官運
第46節:熱酷書評精選(2): : 我們纔明白,他思念的是敬亭山上的人而非這座山。
捲五十四 論四: : 冀當富貴乎?輅長嘆曰:然天與我纔明,不與我年壽,恐四十七八間,不見女嫁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