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返回主頁
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未能忘戰爭
留別金陵諸公: 三竜紛戰爭
登廣武古戰場懷古: 戰爭有古跡,壁壘頽層穹。
商山四皓: 竜虎方戰爭,於焉自休息。
從軍行: 戰爭在塞外進行,城南是退路。
悲陳陶: 他根據戰爭的正義性質,寫出了人民的感情和願望,表現出他在創作思想上達到了
北徵: 看見的是戰爭創傷和苦難現實,想到的是人生甘苦和身世浮沉,憂慮的是將帥失策
羌村: 表現了淳厚的民風並未被戰爭完全泯滅。
洗兵馬(收京後作): 當時平叛戰爭形勢很好,大有一舉復興的希望。
新安吏: 然而這一場戰爭的性質不同於寫《兵車行》的時候。
新婚別: 點明了造成新婚別的根由是戰爭
對雪: 唐王朝和安祿山、史思明等的戰爭,在黃河中遊一帶地區進行,整個形勢對唐軍仍
過華清宮絶句三首(其二): 又象徵着叛亂即將爆發的戰爭風雲。
送魏大從軍: 鮮明地表示出詩人對這次戰爭的看法,同時也從側面說明,魏大從戎,是禦邊保國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 兵馬休戰爭,風塵尚蒼茫。
從軍行七首(其五): 去讓人想象戰爭場面這一點來看,卻不是他的首創,象王昌齡的這首《從軍行》,
奉使至申州,傷經陷沒: 何年此戰爭
至德三年春正月時謬蒙差攝海????令聞王師收二京…五十韻: 幹戈起戰爭
登餘幹古縣城: 觸處都見戰爭創傷,顯出國傢衰弱、人民困苦的情狀,使詩人更加為唐朝國運深憂
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使君(張賈也): 反映了作者對統一戰爭的態度。
自嘆: 天下無戰爭
塞下: 《塞下麯》是以邊塞風光和邊塞戰爭為題材的新樂府辭。
有感二首(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詩成二詩紀甘露之變): 彤庭欻戰爭
雁門太守行: 發生過重大的戰爭
籌邊樓: 召來了與羌族的戰爭,而他們又沒有抗禦的能力,以至連這西川的首府成都,都受
正樂府十篇。路臣恨: 七雄戰爭時,賓旅猶自通。
山中寡婦(一作時世行): 由於戰爭的破壞,桑林伐盡了,田園荒蕪了,而官府卻不顧人民的死活,照舊逼稅
看金陵圖: 六朝圖畫戰爭多,最是陳宮計數訛。
旅次甬西見兒童以竹槍紙旗戲為陣列…餘因感之: 又見兒孫學戰爭
憫耕者: 何代何王不戰爭,盡從離亂見清平。
如夢令(五之二): 見出荒山之無人、戰爭的創傷。
將進酒(小梅花二首): 是指在秦、漢帝國通過長期戰爭而完成統一事業的過程中,幾乎所有人都被捲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