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evolence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卷十二: : 恩德云行,惠泽雨施,黎元安宁,夷狄慕义。
卷二十六: : 而使其恩德大汉,不为钞盗,则可矣。
卷二十七: : 恩德不行,万民烦扰,故天应以无泽。
卷三十: : 恩德甚备,故匈奴遂分,边境无患。
卷三十七: : 」言其恩德可信杖也。
卷四十九: : 夺我圣皇?恩德累代,乃作铭章。
卷五十一: : 令恩德两隆,上下俱美。
卷一百六: : 慕恋恩德,刊石称倾焉。
卷一: : 而牧守令宰不能助朕宣扬恩德,勤恤民隐,至乃侵夺其产,加以残虐,非所以为治
卷二十一: : 恩德素宣。
卷七·魏七: : 孝文抚以恩德
卷八·魏八: : 孝文抚以恩德
卷二十·魏二十: : 颂莽恩德,岂不哀哉!由斯言之,非宗子独忠孝于惠文之间,而叛逆于哀平之际也
卷三十八·魏三十八: : 恩德流著,殊邻异党,襁负而至。
卷一: : 非无恩德
第01部·卷八十五: : ◇ 夏令推恩德
第03部·卷二百四十六: : 垂恩德以抚之,施权衡以御之,为制限以一之:然後逃亡可还,浮寓可绝。
第03部·卷二百六十七: : 岂不以唐家恩德,感幽之心;
第03部·卷二百八十二: : 乘时而抚:内修恩德,於以广文;
第04部·卷三百三十六: : 感念恩德,沦於心髓。
第05部·卷四百五十三: : 恩德高,肌骨肥。
第07部·卷六百十五: : 又公恩德积洽於魏,以钺赐其子布,布复有能,则魏之士欣戴而效死焉,诏从之。
第07部·卷六百四十五: : 异日必有不顾恩德,为患封疆。
第07部·卷六百四十六: : 负戴恩德
第07部·卷六百六十六: : 不惟恩德自负,实亦军国可忧。
第07部·卷六百七十四: : 既感恩德,未尝动摇。
第07部·卷七百: : 已受我国家恩德,计可汗中国遗老,必自流传。
第08部·卷七百三: : 实负恩德
第08部·卷七百二十五: : 是判官恩德也。
第08部·卷七百三十一: : 感励恩德,若人人皆自其手而持道之也。
第08部·卷七百五十一: : 怀愧恩德,临纸汗发,不知所裁。
第09部·卷八百十五: : 实系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