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頁
捲四: : 此孔子所以明嫌表
捲九: : 殷之後封子於宋,去其骨肉,臣服異姓,受人封土,未安居位,故曰“賫資涕
捲十: : 謂箕之倫也。
捲十一: : 象明則見,動則成務,故能大矣。
捲十二: : 故子更得為客也。
捲十三: : 不遺細也。
捲十四: : 謂易隱初入,知幾其神乎!
捲十五: : 物理之者也。
捲十六: : 此明知之難。
坤卦(第二): :   始於而終於著者,陰陽均也。
比卦(第八): : 其初甚且約也,其小盈缶而已;
謙卦(第十五): : 雖九三,其有不謙乎?故曰“鳴謙”,又曰“貞吉”。
蠱卦(第十八): : 及其而幹之初,其任也見。
大畜卦(第二十六): : 陽之者也,而遂牿之,故至於九二,雖有牙而可畜也。
遯卦(第三十三): : 則今猶也。
周易參同契: : 宋陳顯《周易參同契解》,元俞琰周參同契發揮》等,均收入《正統道藏》太
捲上: : 管括密,闓舒布寶。
捲中: : 立表剛。
捲下: : 纖未備,闊略仿佛。
易緯是類謀: : 鄭學寖
易緯是類謀: : 百端及休
捲中: : 言小也。
捲下: : 也。
周易鄭康成註: : 鄭學寖
周易鄭康成註: : 魚之者。
易緯乾元序製記: : 明所接,德由備也。
係辭下: : 動之,吉之先見者也。
易經·係辭下傳: : 而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
上經乾傳捲一: : 九二從而進,未在君位,故且習學以畜其德。
上經需傳捲二: : 言訟事尚,故云“處訟之始”也。
上經隨傳捲三: : 剛性尚,又不得其中,故未有“元亨利貞”。
下經夬傳捲五: : 始於細,以至高大,故為升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