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石返回主页
含山令尹章邦基即其所居剜山得石嵌空乃作堂於其上而目之曰玉璧窟求诗诸公予不识邦基而与其侄无为簿济之游济之索诗故为赋之
题鹿田西寺壁: 锄松得石添幽径。
清明日欲宿石门,未到而风雨大作,泊灵星小海六首: 到得石门非不好,只愁未到石门时。
乙巳正月过英州买得石
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
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
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
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
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
谢寄端砚四首: 治中长啸得石砚,乞与衰翁一笑开。
尚方崖赴刘次山馆见过: 记得石鼎新诗联。
小令: 但得石田茅屋,休言金谷铜驼。
杜工部草堂诗话: : 晚得石本。
吴礼部诗话: : 锄松得石添幽径,接竹通泉隔近邻。
词品: : 掘地得石刻一词,唐人作也。
韵语阳秋(8-14): : 乃得石洪处士为参谋。
卷六: : 去季公之得石凡九十七年;
卷二: : 掘地得石,破其中有鱼痕,鳞甲纤悉皆具,烧之有鱼气。
卷六: : 殊无可龋郑州尝掘地得石刻刺史李翱《戏赠诗》云:“县君爱砖渠,绕水恣行游。
卷三十三: : 升元寺殿基掘得石记,视之诗也。
卷五十: : 得石志一所云:“日为箭兮月为弓,四时射人兮无穷。
原序、卷上: : 焦千之得石字,王回得酒字,徐无逸得寒字。
古今诗话(九): : 升元寺殿基掘得石记,视之,诗也。
卷四: : 不必待得石水中而后知之也。
卷三: : 掘地得石,破其中,有鱼痕,鳞甲纤悉皆具,烧之有鱼气。
卷五: : 晚偶得石本,入录,(“入”字原无,今据宋本、徐钞本校补。
卷二十二: : 凡得石本三千余以献;
卷三十九: : 得石刻,有词一阕,不题其目,臣僚进上,上喜其藻思绚丽,欲命其名,遂摭词中
卷六: : 近年洛阳张氏发地得石十数,汉蔡伯喈隶《尚书》、《礼记》、《论语》,各已
第4节:红袖添香婉约词(2): : 话》云:"东都(今开封)防河卒掘地得石刻,有词一阕,不题其目。
卷十三: : 掘地得石刻唐词,调名《后庭宴》。
辛弃疾: : 开山径得石壁,因名曰苍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