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石返回主頁
含山令尹章邦基即其所居剜山得石嵌空乃作堂於其上而目之曰玉璧窟求诗诸公予不识邦基而与其侄无为簿济之游济之索诗故为赋之
題鹿田西寺壁: 鋤鬆得石添幽徑。
清明日欲宿石門,未到而風雨大作,泊靈星小海六首: 到得石門非不好,衹愁未到石門時。
乙巳正月过英州买得石
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
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
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
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
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
謝寄端硯四首: 治中長嘯得石硯,乞與衰翁一笑開。
尚方崖赴劉次山館見過: 記得石鼎新詩聯。
小令: 但得石田茅屋,休言金𠔌銅駝。
杜工部草堂詩話: : 晚得石本。
吳禮部詩話: : 鋤鬆得石添幽徑,接竹通泉隔近鄰。
詞品: : 掘地得石刻一詞,唐人作也。
韻語陽秋(8-14): : 乃得石洪處士為參謀。
捲六: : 去季公之得石凡九十七年;
捲二: : 掘地得石,破其中有魚痕,鱗甲纖悉皆具,燒之有魚氣。
捲六: : 殊無可齲鄭州嘗掘地得石刻刺史李翺《戲贈詩》雲:“縣君愛磚渠,繞水恣行遊。
捲三十三: : 升元寺殿基掘得石記,視之詩也。
捲五十: : 得石志一所云:“日為箭兮月為弓,四時射人兮無窮。
原序、捲上: : 焦千之得石字,王回得酒字,徐無逸得寒字。
古今詩話(九): : 升元寺殿基掘得石記,視之,詩也。
捲四: : 不必待得石水中而後知之也。
捲三: : 掘地得石,破其中,有魚痕,鱗甲纖悉皆具,燒之有魚氣。
捲五: : 晚偶得石本,入錄,(“入”字原無,今據宋本、徐鈔本校補。
捲二十二: : 凡得石本三千餘以獻;
捲三十九: : 得石刻,有詞一闋,不題其目,臣僚進上,上喜其藻思絢麗,欲命其名,遂摭詞中
捲六: : 近年洛陽張氏發地得石十數,漢蔡伯喈隸《尚書》、《禮記》、《論語》,各已
第4節:紅袖添香婉約詞(2): : 話》雲:"東都(今開封)防河卒掘地得石刻,有詞一闋,不題其目。
捲十三: : 掘地得石刻唐詞,調名《後庭宴》。
辛棄疾: : 開山徑得石壁,因名曰蒼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