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返回主頁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中國革命的根本出路在於廣東國民政府的北伐,衹有舉行北伐才能鞏固和發展國民
占領九江、南昌: 同時命閩南周蔭人部進攻廣東潮州、梅縣【註:《孫軍第一目標在瀏陽》《晨報》
中國共産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廣東的農民運動得到發展,革命軍隊因黃埔軍校的創辦建立起來,國民黨的各級組
广东革命政府第一次东征陈炯明
孫中山在北京逝世: 廣東香山人。
省港大罷工: 中共中央廣州臨時委員會和中共廣東區委根據中央關於聲援上海人民鬥爭的指示,
沙基慘案: 當時的廣東革命政府在人民橋東側、珠江河畔,竪立了刻有“毋忘此日”的石碑,
國民革命軍組成: 從廣東、浙江、江蘇、湖南等地招募一批青年工人、青年農民,於1924年底先後組
國民革命軍開始第二次東徵: 廣東革命根據地基本上統一。
中國緻公黨成立: 緻公黨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四川、江蘇、浙江
黃埔軍校: 手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堂 —— 國立廣東大學(今天的中山大學)和黃埔軍校。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 他們分赴廣東各縣開展農民運動工作。
江浙戰爭: 並和奉天的奉係軍閥首領張作霖、廣東的孫中山結成反直三角同盟。
廣州商團叛亂: 5月底陳等在廣州召集廣東全省商鄉團聯防會議,成立由陳廉伯任總長、鄧介石、
广东海丰县总农会
孫中山抵廣州設大元帥府: 孫中山大元帥府舊址原為廣東士敏土廠,建於光緒二十一年 (1891年)二月。
中國共産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共産國際代表馬林到廣西、廣東考察了國民黨及當地的革命運動。
香港海員大罷工: 但中國海員籍貫既殊(最多的是廣東人和寧波人),方言亦異,鄉土觀念幫口觀念
第一次直奉戰爭: 並聯絡孫中山為首的廣東政權,組成反直“三角同盟”。
陳炯明叛變: 外交部長兼廣東省長伍廷芳以耄耋之年,痛恨陳炯明的叛變,使北伐事業功虧一簣
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 非常大總統孫中山任命粵軍司令、廣東省長陳炯明為陸軍總長,出師北伐。
第二次粵桂戰爭: 與掌握廣東“中華民國政府”實權的陳炯明所爆發的戰爭。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成立: 在上海、漢口、湖南、廣東、濟南等地設有分部。
第一次粵桂戰爭: 主要作戰地域為廣東,廣西兩省。
粵軍剋復廣州: 是南下海軍與前廣東省長朱慶瀾移交與中山接管之親軍二十營,中山令陳炯明統率
孫中山在廣州重組軍政府: 於廣東實行建設,以樹全國之模範,而立和平統一之基礎。
覺悟社: 1896年8月出生於廣東廉江,後改名為管易文。
安福國會在北京開幕: 廣東軍政府立刻拍發一電呼應。
護法運動: 當時控製廣東的兩廣巡閱使陸榮廷為首的桂係軍閥為藉助護法聲浪,確保兩廣地盤
貴州宣佈獨立: 廣東人竜建章(原貴州巡按使)被趕回了老傢,貴州人劉顯世(原貴州護軍使)出
袁世凱下令撤銷帝製: 已宣佈獨立的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四省都督在廣東成立軍務院,宣佈“指揮全
广东宣布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