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返回主頁
捲一百九十二·列傳第七十九: : 於是賦役平均,貧富樂業。
捲三百四十七列傳第一百六: : 以為:"雖曰平均物直,而其實不免貨交以取利,就使有獲,尚不可為,況所獲不
捲四十六·志第二十七: : 豈得平均
捲六十九列傳第三十四: : 唯平均乃不鳴條,故欲風於亳。
捲七十五列傳第四十: : 平均天下。
捲三十三志第十三: : 初日依平均,自後日減五十二分。
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捲第十一: : 務平均濟,通舟運,溉農田。
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捲第七十六: : 取其周遍而平均
捲十九·郵傳志: : 平均一日之客,臺北基隆五百人,臺北新竹四百人。
越絶捲第三: : 丘陵平均,無不得宜。
第二講 如何研究政治史: : 各地均有人士平均參加政府。
第三講 如何研究社會史: : 國傢對於裁抑兼併及平均地權,屢有新法令之規定與措施。
第四講 如何研究經濟史: : 首先當言平均地權之一項,此即嚮來學者所愛言之井田思想。
(一) 傳統中國的財政與稅收(4): : 也是每口平均負擔1盎司,這時候中國已入清朝的康熙年間,英國以每口計算(perca
第一講 漢代: : 平均每一刺史的調查區域,不會超過九個郡。
第二講 唐代: : 平均地權,大體上是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政策。
第三講 宋代: : 不如平均攤派,為害轉輕。
第四講 明代: : 要全國平均分調,不是隨便單從某一地方調撥的。
第五講 清代: : 但就常數平均,秘密政治,獨裁政治,總是利不敵害。
第一章 三皇神跡(46億——約5000年前): : 平均在32歲左右。
第五章 商祖烈烈(公元前1600—前1046年,青銅時代): : 夏商人的平均壽命是32歲左右——如果我生活在那一時代現在已經該升天了。
附錄: : 把它平均到250年中去,是每個月四人。
第四章 江漢新貴(B.C.770—B.C.645的楚國): : 男子平均一米八零,身大力不虧,所以能夠頂着西瓜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