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and oblique tones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且平仄相谐,声韵极美。
薄媚(排遍第九): 平仄间杂,或厉而举,或清而远,或明快而嘹亮,相配使用,抑扬有致,有效地配
沁园春: 平仄度此曲,俾歌之
明月逐人来: 平仄声韵,都很顺溜妥帖,创调之功,不应埋没。
题郭元德寓意斋藁后: 妥律平平仄仄平。
记辛酉端午旧事二首: 而今失韵乖平仄,挞市哄堂一任他。
檐滴: 旋叠平平仄仄平。
寒拾赞: 划地失平仄
颂古二十七首: 无限措大失平仄
中秋月: 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结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沁园春: 乃为平仄度此曲,俾歌之)
青青河畔草: 平仄与清浊之映衬错综,形成一片宫商,谐和动听。
与李贺共饮: 语字醉舞而平仄乱撞
桃花吟: 拢满平平仄仄的诗意
宋上皇御断金凤钗: 又不曾倒了平仄,差了韵脚。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 差了平仄,乱了宫商,扣厅责你四十。
藏海诗话: : 诸公多为平仄之学,似乎北方诗社。
升庵诗话(1-7): : 乃是平仄稳贴古诗也。
升庵诗话(8-14): : 平仄亦拗矣;
卷四: : 知虚实平仄不得任情而度明矣。
四溟诗话: : 率多平仄稳帖,此声律。
麓堂诗话: : 而凡声之平仄,亦无不同也。
薑斋诗话: : 有平仄二声,音别则义亦异。
词品: : 填词平仄及断句皆定数,而词人语意所到,时有参差。
对床夜语: : 平仄相救,实有定规,非以意为出入。
老将行: : “杨”谐“疡”(疮)是照顾到诗的平仄声调。
桃源行: : 平仄相间,转换有致。
把酒问月: : 平仄互换,抑扬顿挫,更觉一气呵成,有宫商之声,可谓音情理趣俱好,故“于古
听蜀僧濬弹琴: : 律诗讲究平仄、对仗,格律比较严。
兵车行: : 平仄相间,抑扬起伏,声情并茂。
洗兵马: : 逐段平仄互换;
赤壁: : 平仄、韵脚虽然无一不合,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