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長返回主頁
南昌起義: 第10師師長蔡廷鍇驅逐在該師工作的共産黨員,率部折嚮贛東北,脫離起義軍。
蔣介石通電辭職: 蔣介石召開百餘名師長以上高級軍官會議,試探部下的態度。
秋收起義: 餘灑度、餘賁民任正副師長,下設4個團,1、4團駐修水,毛澤東任前敵委員會書記
占領九江、南昌: 孫傳芳任命原浙江總司令、第二師師長盧香亭為援贛軍總司令,同時下達援贛進攻
安福國會在北京開幕: 雖非師長等所敢問,然新舊國會分立,南北既無統一精神,焉有真正民意!若當此
護法運動: 傅良佐任命第八師師長王汝賢為湘南司令、第二十師師長範國璋為副司令,分三路
護法戰爭的湖南戰場: 良佐急令第一師代師長李佑文率該師第一旅前往進攻。
陝西、四川、湖南獨立: 改派第五師師長張懷芝繼任。
護國戰爭: 第3路為廣東陸軍第1師師長、雲南查辦使竜覲光部由粵經桂入滇,襲擾護國軍後方
王韜創辦《循環日報》: 諏遠以師長”為宗旨,變法自強,成為中國報刊史上第一份以政論為主的報紙。
三汊河激戰: 復連敗清參將師長鏕、知事張翊國、刑部侍郎雷以誠等,直抵揚州城下。
重九起義: 清官鎮統(師長)鐘麟同召集官兵訓話,先威脅了大傢一番,說廣州、四川革命黨造
申明學規教條: 甚者抗拒師長、違越禮法。
劉臺疏劾張居正: 未有門生彈劾師長的,臣惟有去位了之”。
百濟與新羅同盟於熊津城: 不久亦歸唐京師長安。
唐伐新羅: 時法敏弟仁問在唐京師長安為右驍衛員外大將軍臨海郡公,唐立之為新羅王,使歸
行南選法: 文武選一般在京師長安或東都洛陽進行。
周亞夫為太尉: 京師長安告急。
桑弘羊賜爵左庶長: 同時在京師長安設置平準官,主持收購各地貨物,“貴即賣之,賤則買之,”以調
八校尉之設: 為加強京師長安的防護,乃創置八校尉。
關內大雨: 京師長安百姓訛言大水至,奔走相蹂躪,老弱號呼,長安城中一片混亂。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37年): 師長林彪(1938年3月林彪負傷離職後,陳光代理師長)、副師長聶榮臻、政訓處主任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28年): 彭德懷任軍長兼第十三師師長,滕代遠任黨代表。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30年): 師長為段德昌),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擴編為紅六軍,孫德清任軍長(不久因病離職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41年): 第一師師長粟裕、政治委員劉炎,第二師師長張雲逸(兼)、政治委員鄭位三,第三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44年): 師長彭雪楓在夏邑八裏莊戰鬥中犧牲。
棗宜會戰: 師長鐘毅陣亡。
桂林保衛戰: 經陣亡的桂林守軍指揮官、一三一師師長闞維雍提升為中將,僅此而已。
黔南事變: 先頭第91師在師長王鐵麟將軍率領下,於 11月28日乘車匆匆抵達貴州獨山,迅速占
毛澤東發表《丟掉幻想,準備鬥爭》等文,批判白皮書: 不敬師長,不講道理,共産共妻,人海戰術,總之是一群青面獠牙,十惡不赦的人
中央軍委副主席、共和國元帥陳毅逝世: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十二師黨代表、師長,紅四軍政治部主任、軍委書記,紅六軍
戴高樂就任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 1940年升為第四裝甲師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