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返回主页
: 山东各界十万余人开国民请愿大会,要求废除中日密约、归还青岛及山东路矿
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权利让于日本
中国代表拒签对德和约: 使山东问题成为悬案,保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
觉悟社: 他历任山东烟台市社会局局长、天津工商学院教授、河北省农垦局局长、天津市临
安福国会在北京开幕: 如山东划分为四个选区,每区发给选举费10.5万元,山东督军责成四个道尹按照圈
护法运动: 在山东、河南、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甘肃,乃至东北等省区,都先后组织了
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4国承认战后日本在山东的权利;
西原借款: 段祺瑞把中国山东和东北地区的铁路、矿产、森林等权益大量出卖给日本。
袁世凯下令撤销帝制: 并与江西、山东、浙江等省将军一起,给袁发电请求取消帝制。
广东宣布独立: 四川、湖南、湖北、山东等省中华革命党人也纷纷回籍召集旧部、运动军队、联络
陕西、四川、湖南独立: 国民党领袖之一居正和吴大洲等在山东潍县、高密、周村一带组织了武装力量,
二十一条: 中国提出德国直接将山东权益交还被拒,于是决定保持中立。
护国战争: 加上在广东、山东等地袁军亦遭到打击,外交上又连受挫折,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
日本强占青岛: 派兵强行在山东半岛龙口登陆
津浦铁路全线通车: 至山东韩庄,长626公里;
拒俄事件: 江苏﹑浙江﹑广东﹑山东﹑澳门﹑香港等地士商和新加坡华侨纷纷响应,使清政府
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起自山东,迅速发展到直隶、天津、北京,引起帝国主义列强的恐慌。
慈禧太后决定招抚义和团: 且山东、直隶一带“无处无之”,因此“宜抚不宜剿”。
北京陷落: 夏辛酉军亦调头向山东逃窜。
东南互保约款: 山东巡抚袁世凯随即仿照东南各省实行互保;
义和团运动兴起: 山东义和团朱红灯部在平原县起义
冠县教案: 山东冠县义和拳首举义旗
胶州湾事件: 德国借口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派军舰强占胶州湾,夺取青岛炮台。
威海卫之战: 清军在山东半岛抗击日本陆海军侵犯威海卫(今山东威海)的战役。
: 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等
甲午战争: 北洋舰队的大沽、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和旅顺(今属辽宁大连)三大基地建成,
平壤之战: 山东费城杰出将领左宝贵面对友军溃逃、敌军压境的境况,毅然殊死抵抗,直至殉
马嘉理事件: 李鸿章与威妥玛在山东烟台签订中英《烟台条约》。
清廷改设北洋通商大臣: 管理直隶(今河北)、山东、奉天(今辽宁)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兼督海防和办理
捻军分军东西两路: 捻军在山东高楼寨阵毙僧格林沁,清廷急调曾国藩为钦差大臣督师剿捻。
太平军北伐失败: 李开芳率部分北伐部自直隶连镇到达山东高唐,欲与援军汇合,但此时北伐援军已
太平军增援北伐: 一路经安徽、河南、江苏进入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