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返回主頁
: 山東各界十萬餘人開國民請願大會,要求廢除中日密約、歸還青島及山東路礦
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权利让于日本
中國代表拒簽對德和約: 使山東問題成為懸案,保護了國傢領土的完整。
覺悟社: 他歷任山東煙臺市社會局局長、天津工商學院教授、河北省農墾局局長、天津市臨
安福國會在北京開幕: 如山東劃分為四個選區,每區發給選舉費10.5萬元,山東督軍責成四個道尹按照圈
護法運動: 在山東、河南、浙江、江蘇、安徽、福建、甘肅,乃至東北等省區,都先後組織了
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4國承認戰後日本在山東的權利;
西原藉款: 段祺瑞把中國山東和東北地區的鐵路、礦産、森林等權益大量出賣給日本。
袁世凱下令撤銷帝製: 並與江西、山東、浙江等省將軍一起,給袁發電請求取消帝製。
廣東宣佈獨立: 四川、湖南、湖北、山東等省中華革命黨人也紛紛回籍召集舊部、運動軍隊、聯絡
陝西、四川、湖南獨立: 國民黨領袖之一居正和吳大洲等在山東濰縣、高密、周村一帶組織了武裝力量,
二十一條: 中國提出德國直接將山東權益交還被拒,於是决定保持中立。
護國戰爭: 加上在廣東、山東等地袁軍亦遭到打擊,外交上又連受挫折,被迫於1916年3月22日
日本強占青島: 派兵強行在山東半島竜口登陸
津浦鐵路全綫通車: 至山東韓莊,長626公裏;
拒俄事件: 江蘇﹑浙江﹑廣東﹑山東﹑澳門﹑香港等地士商和新加坡華僑紛紛響應,使清政府
辛醜條約: 義和團運動起自山東,迅速發展到直隸、天津、北京,引起帝國主義列強的恐慌。
慈禧太後决定招撫義和團: 且山東、直隸一帶“無處無之”,因此“宜撫不宜剿”。
北京陷落: 夏辛酉軍亦調頭嚮山東逃竄。
東南互保約款: 山東巡撫袁世凱隨即仿照東南各省實行互保;
義和團運動興起: 山東義和團朱紅燈部在平原縣起義
冠縣教案: 山東冠縣義和拳首舉義旗
膠州灣事件: 德國藉口兩名德國傳教士在山東巨野被殺,派軍艦強占膠州灣,奪取青島炮臺。
威海衛之戰: 清軍在山東半島抗擊日本陸海軍侵犯威海衛(今山東威海)的戰役。
: 直隸、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等
甲午戰爭: 北洋艦隊的大沽、威海衛(今山東威海)和旅順(今屬遼寧大連)三大基地建成,
平壤之戰: 山東費城傑出將領左寶貴面對友軍潰逃、敵軍壓境的境況,毅然殊死抵抗,直至殉
馬嘉理事件: 李鴻章與威妥瑪在山東煙臺簽訂中英《煙臺條約》。
清廷改設北洋通商大臣: 管理直隸(今河北)、山東、奉天(今遼寧)三省通商交涉事務,兼督海防和辦理
捻軍分軍東西兩路: 捻軍在山東高樓寨陣斃僧格林沁,清廷急調曾國藩為欽差大臣督師剿捻。
太平軍北伐失敗: 李開芳率部分北伐部自直隸連鎮到達山東高唐,欲與援軍匯合,但此時北伐援軍已
太平軍增援北伐: 一路經安徽、河南、江蘇進入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