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第27节:赋得永久的悔: : 我们是贫中之贫,真可以说是贫无立锥之地。
第28节:物以稀为贵: : 我老娘隔壁是一卖煮牛肉的作坊。
第29节:文章憎命达: : 承担延续各自国的文化的重任,至少这两点必然是共同的。
第30节:爱国没商量: : 是世界上哪一个国也不能望其项背的。
第31节:孤独与恐惧: : 人们不是常常号召作在创作之前要深入生活吗?但是有哪一个作心甘情愿地
第32节:北大的"牛棚": : "我们这一群被抄被"打倒"的罪犯应该怎样命名呢?这是"革命"的首要任务。
第33节:晚间训话: : "革命"于是就借用了耶稣教查经的办法,据说神力无穷。
第34节:震动我的灵魂: : 但是在许多国呆过,也翻过一些法律条文;
第35节:设置特务: : 比如每星期日都能够回,而且在里呆的时间也长一点。
第36节:大批斗: : 等于回到自己里,大概也是垂头丧气,头发像乱草一般。
第37节:东语系女教员: : 下午被牢头禁子批准回的"罪犯",各个按照批准回棚的时间先后回来了。
第38节:附小一位女教员: : 哪一个国有这样的惩罚?谁要是想实践一下,管保你半秒钟也撑不下来。
第39节:特别雅座: : 到他骑着自行车--这自行车是从"罪犯"中收缴来的。
第40节:印尼语的教员: : 里经济比较困难,我也曾尽了点绵薄之力。
第41节:"折磨论"的小结: : 像老鼠似地回到里,吃上两个夹芝麻酱的馒头,狼吞虎咽之后,再去干活,就
第42节:一个平凡的人: : 起来吗?这让我想到电视剧《瞧这一子》中那个假笑或苦笑镜头,心中觳觫不
第43节:家和我自己
第43节:家和我自己: : 我又把阵地从大图书馆移到中来,运筹于斗室之中,决战于几张桌子之上。
第44节:决不抢班夺权: : 他们都是著名的书法、画、诗人、作、教授。
第45节:一条老狗: : 我忽然接到从济南中打来的电报,只是四个字:"母病速归。
第46节:不能立即实行: : 到了中,我才知道,母亲不是病了,而是走了。
第47节:哭冯至先生: : 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正直的大作,我自己失去一位从年龄上来看算是师辈
第48节:为胡适说几句话: : 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
第50节:哭冯至先生: : 大不无幽默地说,这是助庆的鞭炮。
第51节:怀念乔木: : 包括我乡聊城和临清的旧雨新交,我都终生难忘。
第52节:抱恨终天: : 国需要大量的研究东方问题、通东方语文的人材。
第53节:回忆陈寅恪先生: : 他最后一次到我来,是老伴谷羽同志陪他来的。
第54节:怪不得别人: : 欧洲著名的作,什么莎士比亚、歌德、塞万提斯、莫里哀、但丁等等的著作都
第55节:天下一大怪事: : 界的泰斗、德高望重、被著名的史学郑天挺先生称之为"教授的教授"的陈寅恪
第56节:不禁老泪纵横: : 我到岭南大学寅恪先生中去拜谒。
第57节:记张岱年先生: : 张先生是哲学,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有湛深的造诣,这是学术界的公论。
第58节:天上掉下的机遇: : 送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