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bilize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12.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也: : 这样的社会才能趋于安定
(十一)、于吉之死的三个版本: : 以维持社会的安定
襄公二十二年: : 岂敢忘职?大国若安定之,其朝夕在庭,何辱命焉?若不恤其患,而以为口实,其
卷四隐六年,尽十一年: : 安定社稷。
卷九庄十一年,尽二十二年: : 为会以安定之,非欲平除新君,故宋人听命,来列於会也。
卷十三僖六年,尽十四年: : 以此而求安定,难哉!“今其言多忌克”,覆上“不忌不克”;
卷二十三宣十二年: : 使天下归往求安定
卷二十七成十一年,尽十五年: : 泾水出安定,东南径扶风、京兆高陆县入渭也。
卷三十二襄十三年,尽十五年: : 泾水出安定朝那县,至京兆高陆县入渭。
卷三十五襄二十二年,尽二十四年: : 大国若安定之,其朝夕在庭,何辱命焉?言自将往,不须来召。
卷三十六襄二十五年,尽二十五年: : 以安定之,乃还也。
卷三十八起二十七年,尽二十八年: : 常恐不得安定
卷四十襄三十年,尽三十一年: : 曰:‘安定国家,必大焉先。
卷四十六昭十三年: : 若求安定,则如与之,以济所欲。
卷四十七昭十四年,尽十六年: : 在安定阴密县。
卷五十三昭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 : 常闵闵冀望安定,如农夫之忧饥,冀望来岁之将熟。
卷五十五定五年,尽九年: : 安定也。
第26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5): : 为了安定民心,石厚便向父亲请教。
第35节:佞人弄权,淫猎谁知一旦诛(8): : 但毕竟还是保持了鲁国的安定,直到他死后。
第36节:佞人弄权,淫猎谁知一旦诛(9): : 你这个时候应当做一些安定鲁国并让它亲近你的事,这是称霸所必具有的器局。
第49节:逍遥东海,尊王攘夷成霸业(13): : 而且他还认为自己有安定、维护国家社稷的责任和能力,因此不愿意就在这时去死
第59节:多难兴邦,霸权转移常在晋(1): : 周平王才真正安定下来,史称"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
第68节:多难兴邦,霸权转移常在晋(10): : 虽说也有过一段安定的生活,但总的来说过的是寄人篱下、颠沛流离的日子,受尽
第69节:多难兴邦,霸权转移常在晋(11): : 重耳烧的第三把火是安定周王室。
第70节:多难兴邦,霸权转移常在晋(12): : 也不顾晋国刚刚安定下来,百废待兴,立即决定采取行动。
第92节:雪上加霜,宗室操戈徒叹息(7): : 就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晴雨表。
第111节:鲁出圣人,东方之光破拂晓(3): : 便有很多人呼吁请子产出来主政以安定郑国。
第112节:鲁出圣人,东方之光破拂晓(4): : 而是有无礼仪来安定它的地位。
郑庄小霸(二)(2): : 但州吁却安定不了卫国的百姓,于是石厚就替州吁去问他父亲石碏有什么好主意,
宋襄图霸(2): : 恢复安定了三个国家;
宋襄图霸(4): : 并扶持齐孝公上台安定齐国,会合诸侯,是和此前宋国长期以来积攒下来的强大国
第9节:第二章(2): : 也有安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