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返回主页
第二篇 七证的修养功夫: : 当然便有一种较为宁静的感受。
中庸--第三辑: : 平安而宁静的,这个就是孝子,叫做孝,所以孝字下面加一个顺,孝顺。
中庸--第四辑: : 完全宁静了,用思想那个灵感想清楚了;
第21节:朋友之道(3): : 但他的心中却自有一方从容宁静的田园。
第29节:学习之道(3): : 是不是越容易受到冒犯?只有一个宁静的人,才可以做到"犯而不校(较)"。
第67节:本色于丹(代后记) (19): : 我一直希望能够拥有一种非常宁静的空间。
第17节:于丹日本讲座(1): : 反而心灵没有宁静的幸福感。
卷六下·滕文公章句下: : 而人民於是乎得宁静
门人陆澄录: : 「28」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
答陆原静书: : 分比心无时宁静,妄心固动也,照心亦动也;
紧张与松弛: : 是悠闲恬淡与宁静
再跋: : 自求宁静
(七)淡与不躁: : 诸葛孔明言:“宁静致远”,曾子曰:“任重而道远”,岂躁心可达。
第5节:缘分与命运: : 宁静以致远",庶几近之。
卷六: :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
围炉夜话: : 会顿感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宁静
张子正蒙注卷一: : 则有形者昭明宁静以听心之用而清极矣。
卷四 存养(凡七十条): : 不能宁静,此则天下公病。
一百三一至一百四十: : 问武侯「宁静致远」之说。
谈道: : 是故道凝于宁静
第四章: : 宁静致远,善于运用黄老拨乱反正之道的作为,实在是望之犹如神仙中人。
第二十章: : 宁静致远”
第二十二章: : 训练他的心性能够缜密宁静下来,但是,丹朱在下棋方面,也没有达到国手的境界
佛学内容简介: : 初步到达心境宁静,统一精神与思虑,集中一点,没有另一纷杂的思念歧差,渐渐
第33节:傅佩荣《庄子》心得(33): : 阴阳和谐宁静,鬼神不来侵扰,四时合乎节序,万物不受伤害、众生没有夭折,人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 人也可以宁静下来了。
第19节:天下之至柔: : 宁静可战胜炎热。
第二篇 齐物论: : 宁静地多想想,加以研究。
第六篇 大宗师: : 安详而宁静把握的很牢,这就自在。
第七篇 应帝王: : 非宁静无以致远。
第14节:境界有大小(2): : 许由这样的一种宁静致远的淡泊心智,可以连天下都辞让出去,就是一种博大的境
道德: : 圣人和愉宁静,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