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猷返回主頁
題友生叢竹: 乃知子猷心,不與常人共。
陽羨雜詠十九首·苦行徑: 應須細問子猷看。
題友人庭竹: 何事子猷偏寄賞,此君心似古人心。
: 剡川雪滿子猷去,
釣絲竹: 漁人是子猷
竹十一首: 雲裏闌幹過子猷
寄遠: 難為子猷志,虛負文君名。
新竹: 自是子猷偏愛爾,虛心高節雪霜中。
斑竹: 我今慚愧子猷心,解愛此君名不滅。
蒙求: 子猷訪戴。
攤聲浣溪沙(吳興僧捨竹下與王明之飲): 子猷風。
青玉案(竹間戲作): 子猷風調全相稱。
浪淘沙(送子似): 不似子猷行半路,卻棹船回。
沁園春(靈山齋庵賦,時築偃湖未成): 《世說新語·簡傲篇》稱:王子猷為桓玄的參軍,“桓謂王曰:‘卿在府久,比當
行香子(愁況無聊作): 子猷舫,仲宣樓。
水調歌頭(程良器嘉量別賦一闋紀泛舟之會,往返次韻): 子猷舫,興應同。
滿庭芳: 堪笑子猷訪戴,清興盡、忍凍空回。
水調歌頭(明日,純中以酒見貺,約即見過。徘徊江上久不至,復次其韻): 不見子猷船。
臨江仙(同王侯二公登裴公亭): 愛竹子猷參杖履,能詩侯喜同登。
如夢令(屬纊遺語): 匹似子猷訪戴。
滿江紅(和呂居仁侍郎東裏先生韻): 子猷竹。
望江南(十): 子猷乘興泛平瀾。
帥相泛巨舟東下水淺不可進盤旋三日僅至菱黃浦率同行就此作別簡以小詩: 瞥然便轉子猷棹,明朝直到章江門。
雪中同趙倉從之泛舟餞錢憲文季酒中劇談漢事臨別文季索詩賦四十韻以寄: 勿棹子猷船,忽穿東郭屐。
和關彥遠雪: 山陰子猷興,歸去為誰淹。
禮部移竹次韻李員外文叔: 恐此愧子猷,還成倚楹嘆。
前恩陽尉周邦舉出予兄激仲所書其父竹軒記求詩因題二解: 當年曾識子猷面,大令今來是故人。
次韻鄭舜舉題簿廳交翠軒: 客如王子猷,不速端可致。
荊州雪: 剡興子猷歸。
秋懷十首: 共與王子猷,永結忘言伴。
題碧蘚亭: 子猷老去心嘗在,終擬為鄰作醉翁。
寄題玉山周晦叔傢似賢齋: 子猷雖藉宅,緑陰仍滿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