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卷十五召诰第十四 : : 非创业之君不能如是,故传以禹汤当之。
卷十五洛诰第十五: : 曰:周公复诲王曰:“呜呼!前言已如是
卷十六无逸第十七: : 如是则知小人之所依怙也。
卷十六君奭第十八: : 言如是则人皆信之。
卷十七多方第二十: : 我惟汝如是不谋信于正道,故其教告之,谓讯以文诰;
卷十七立政第二十一: : 如是乃能居贤人於众官。
卷十八周官第二十二: : 如是则政治而国安矣。
卷十八顾命第二十四: : 其入门当立定位如是,及王呼与言,必各自前进。
卷十九吕刑第二十九: : 如是者则正之於五过。
卷二十秦誓第三十二: : 其如是,则能有所容。
第二章 一经三传:哲学、历史、还是政治?(一)“三传”小史: : 曰如是则中,不如是则不中。
(三)原心定罪:同罪不同罚: : 仁者果如是乎?大抵兵事一动不惟有战斗死伤之忧,而师之所处,荆棘生焉,所过
(二)“天人三策”之二: 一: : 本有如是之洋溢也。
(六)到底谁才是奴隶?: : 如是,则重农而农益轻,贵粟而金益贵。
(七)《管子》,两千年前的前卫经济思想: : 不以私欲乱所闻:如是,则可谓劲士矣。
1.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 ’如是,何辟之有?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
2.知其雄,守其雌,其为天下豀: : 彼之心固如是,故料古人之亦必如是耳。
(十一)、于吉之死的三个版本: : 如是再三,因扑镜大叫,创皆崩裂,须臾而死。
附录:董仲舒“天人三策”(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 夫如是,诸侯、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
僖公五年: : 』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
僖公六年: : 微子启如是
僖公二十三年: : 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僖公二十四年: :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
宣公二年: :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宣公三年: : 人服媚之如是
成公二年: : 何不祥如是?人生实难,其有不获死乎?天下多美妇人,何必是?」子反乃止。
成公三年: : 上下如是,古之制也。
成公七年: : 乱?吾亡无日矣!」君子曰:「知惧如是,斯不亡矣。
襄公四年: : 』《虞箴》如是,可不惩乎?」
襄公七年: : 如是则神听之,介福降之。
襄公二十一年: : 』其谋如是,惧害于主,吾不敢不言。
襄公二十三年: : 而哀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