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返回主頁
景竜二年餘自門下平章事削階授江州員外司馬…途中言志: 下貽大臣恥。
使至塞上: 這裏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鬱。
故太子太師徐公輓歌四首: 東堂哭大臣
贈僧皎然: 衛法大臣過,佐遊群英萃。
古風(其三十四): “三公”、“權衡”象徵皇帝和朝廷大臣,描繪一幅玉宇清平的景象。
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 大臣們點燃燈火朝見君王,排列在長長的長安路上;
奉和待勤照上人不至: 大臣能護法,況有故山期。
詠史(一作和蕃): 唐憲宗召集大臣廷議邊塞政策,大臣們多持和親之論。
長安秋夜:   作為首輔大臣,肩負重任,不免特別操勞,有時甚至忘食廢寢。
上????鐵尚書(時太廟宿齋): 況值清齋宿大臣
垂柳: 大臣競相以善於窺測皇帝意嚮為能,極盡逢合諂媚之能事。
金橋感事: 昭宗不顧多數大臣的反對,采納了宰相張瀎等人發兵討李的主張。
公子行: 據說詩僧貫休曾當着蜀主王建及其大臣的面,諷刺王孫公子“稼穡艱難總不知,五
登巴陵開元寺西閣贈衡嶽僧方外: 大臣南溟去,問道皆請謁。
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大臣承寵賜新莊,梔子園東柳岸傍。
臨江仙(都城元夕): 古代皇帝也常有在上元之夜偕其大臣、侍從開啓宮門之舉,以示“與民同樂”。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 企圖用恐怖手段阻止朝廷及大臣們對方鎮的討伐。
水調歌頭(水洞): 曾親臨戲馬臺為大臣孔靖餞行(謝靈運《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詩可以為證
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嚮南慟哭為之詩曰: 身為大臣義當死,
誤國權臣第三: 蒼生倚大臣,此風破南極。
會亭遇資政孫公赴闕公致仕已七年時召歸將有西鄙之任: 公嘗為大臣,瀋冤不辯理。
四賢一不肖詩·右尹師魯: 當年亦有大臣逐,朋邪隱縮無主名。
十二弟季所和邵子文病中感懷之作復次韻寄子文: 大臣薦曰纔,留守勸徵駕。
圓機寵示覽先人元佑末廷試初考倡和詩編長句不勝感佩降嘆如紳字韻直似劉夢得何幸得之輒復作增來詩之美: 大臣不肯舊垂紳。
送翁誠之尉慈溪: 明農識大臣
石潭道中追賦大江: 大臣百執事,根本共培植。
見江東綉衣袁廣微: 安危委大臣
: 或大臣擅法。
夜起有感: 大臣陰見柅。
見雪: 有如老大臣,正色立玉墀。
自敘六十韻: 大臣私自便。
宣瑣: 麻:唐宋時任命大臣用白麻紙頒詔,此處代指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