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返回主頁
詩選: 穿上你的大氅和你黑色的大木靴,
臨漢隱居詩話: : 蚍蜉撼大木,可笑不自量。
捲三: : 架大木於兩楹之間,有官者九人,亦露頂蹲踞其上,見人皆泣下。
捲六: : 又有大木之根,蟠踞其下,群疑遂定。
捲第二: : 自退之為“蚍蜉撼大木”之喻,遂使後學吞聲。
捲之一四: : 自退之為“蚍蜉撼大木”之喻,遂使後學吞聲。
捲三十二: : 手持大木牌,題詩二絶曰:“心為車兮身為軾,車動軾隨何意息。
詩的起源和《詩經》: : 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
捲二: : 皆近於蚍蜉撼大木,招後人攻擊。
瑤溪集: : 而人之所以比大木者,先自其頭。
明道雜志: : 皆大木版,每四片為一副,蓋一棺之用也。
捲第八: : 取大木數十相貫,架為飛橋,無柱。
捲十九: : 振動大木,掩冉衆草,紛紅駭緑,蓊葧薌氣。
捲五十五: : 此豈韓退之所謂‘蚍蜉撼大木,可笑不自量’者邪1
談竜錄: : 與德州馮捨人大木廷櫆並得名,日事唱和。
“女兒”酒令(第二十八回): : 蔣玉函拿起一朵大木樨(桂花)來念“花氣襲人知晝暖”(陸遊《村居書喜》詩,
楚辭捲第九: : 拔大木九千枚也。
捲九: : 大木百圍生遠籟,朱弦三嘆有遺音。
捲六十六: : 自係大木之上,以車輪覆井,而後敢觀。
補遺 尺牘四百九十三首: : 大木盡拔。
補遺 書後五百六首: : 震動大木,掩冉衆草,紛紅駭緑,蓊
捲三 論: : 裂大木,木石豈為非常之罪也哉?秋鼕之有霜雪也,舉草木而殘之,草木豈有非
捲五 古聖賢碑: : 於一穴中出一大木,末置
捲六 釋教碑: : 負大木,礱密石,(礱,音聾。
捲七 釋教碑銘: : 註:斫大木為之,形如石碑,於槨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間為鹿盧,
捲十五 問答: : 大木之所擢拔,漰泙洞踏者,(漰,水激有聲。
捲二十六 記官署: : 僕大木,焚以炎火,沃以食醯,(馨兮切。
捲二十九 記山水: : 振動大木,掩苒衆草,紛紅駭緑,蓊葧薌氣。
捲三十一 書: : 而垍土、大木、(垍,音暨。
捲四 賦乙: : 大木也。
捲五 賦丙: : 有大木,斬之,以盆甕承其汁而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