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耳返回主页
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声声在耳,但他们禁不住数十年亡国生活的磨难,都已满头华发皤然老矣。
贺新郎(管待杨伯昌子谟劝酒): 虽去国、言犹在耳
长亭怨慢: 金石声犹在耳
徵招(听袁伯长琴): 余音犹在耳
友贤堂: 妙语犹在耳
东湖四咏: 食息在耳目,日与圣贤居。
史记送后村刘秘监兼致欲见之悰: 名言犹在耳,堤柳凡几凋。
别三子: 汝哭犹在耳,我怀人得知。
和陈守喜雨诗: 民病向来犹在耳,天威此去不违颜。
送竺甥秀: 前言空在耳,欲报天茫茫。
挽曹泰宇居士三首: 前盟空在耳,外哭若为情。
山中岩戏云端子: 那知言在耳,已作醉逃禅。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 切切寒虫常在耳,未识词源万斛水。
丘知府挽诗: 笑语诙谐犹在耳,忽闻远讣恐非真。
回龙院: 哀音犹在耳
次韵刘养源见寄: 德音秩秩犹在耳,罪言杀士俄相寻。
说禅一首简刘韶美: 观音不在耳边闻。
登凌歊台: 台名空在耳
临平道中用坡老雪中长韵答刘寺簿: 侧闻玉音犹在耳,记录姓名标殿帷。
席上赋别南宫希元: 在耳若龟筮。
晓发东流如建德途中作: 拍枕波声犹在耳,参天秀色不违颜。
范大参入觐颇爱鄙作以诗谢之: 正声今在耳,万乐听箫韶。
谭胜仲卿有册宝礼成新句用韵和呈: 班退笙镛犹在耳,五弦歌舜未须夸。
和介之登楼见寄: 卧爱滩声长在耳,望穷山色接无涯。
送张巨山: 德言方在耳
送孙隆州: 鼓钟日在耳
挽武宣教徯四首: 雅意嘉招言在耳,赠行新句墨犹香。
次韵伯父与心闻偈: 扬子江头言在耳,灵山会上笑传心。
王夫人挽词: 丁宁犹在耳,伉俪若为情。
留题龙门二首: 八节滩声长在耳,一川风景尽归楼。
谢徐居厚汪叔潜携酒见访: 话言犹在耳,造次敢不佩?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 绪言犹在耳,尚想见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