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返回主页
老杜浣花溪图引: 论诗未觉国风远。
台城游(水调歌头): 一二句是说南国风景疏爽秀丽,而偏安金陵的六代君王一个比一个更豪华奢侈。
郊庙歌辞·昭德皇后庙乐章·坤元: 传芳国风
相和歌辞·采莲曲: 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
奉和圣制烛龙斋祭: 国风兹始。
奉和圣制途次陕州作: 陈诗问国风
奉和李令扈从温泉宫赐游骊山韦侍郎别业: 辄继国风馀。
季冬送户部郎中使黔府选补: 文章播国风
故程将军妻南阳郡夫人樊氏挽歌: 国风犹在咏,江汉近南阳。
省试七月流火: 诗兴国风幽。
舂陵行并序: 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
送魏中丞还河北: 上国风尘旧,中司印绶荣。
送万户曹之任扬州便归旧隐: 文章实国风
赋得西戎献白玉环: 争趋上国风
送郑锡(曙曾事此公季父): 蜀国风烟思不堪。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欢康谣国风
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 篇辞变国风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欢康谣国风
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 篇辞变国风
赋得西戎献白玉环: 争趋上国风
孟夫子生生亭赋: 南国风涛,鱼龙畜伏。
山中送进士刘蟾赴举: 新文尽国风
谪岭南道中作: 一派浓郁的南国风光。
怀故山寄贾岛: 学诗观国风
平阳寓怀: 晋国风流阻洳川,家家弦管路岐边。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国风扫齐梁。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只把篇章助国风
寄灵武胡常侍: 更用文篇续国风
卷末偶题三首: 垂名俱为国风陈。
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 真为国风陈。
吊李翰林: 国风长在见遗篇。
经杜工部坟: 安得国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