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asic policy of a state; national policy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111、挑唆一场侵略战争: : 也支持周武王灭掉商朝么!从《战国策》对齐国攻打燕国这件事的记载来看,孟子
128、谥号:一个字背后的一堆问题: : 《战国策》里有个宋康王,《荀子》里却写成宋献王。
155、只为表达我的态度: : 选自《战国策》的那篇《赵威后问齐使》里面就提过这个人。
孟子旁通(一): : 好好读一下《战国策》和《史记》,其中有关苏秦当时游说的言论和思想,实在不
孟子旁通(二): : 《史记》和《战国策》都有记述,内容差不多,但是《战国策》的记载比较详细而
孟子旁通(三): : 从《战国策》中,“苏秦为赵合纵说齐宣王”这篇记载中,便可了解到孟子见齐王
孟子旁通(五): : 据《战国策》的《燕策》记载,孟子对齐宣王所说取不取燕国的话是:“今伐燕
第29节:论语心得(29): : 《战国策》中所记载的“冯谖焚券”的故事,正是儒家“先义后利”的价值观念
第54节:论语心得(54): : 《战国策》中所记载的“冯谖焚券”的故事,正是儒家“先义后利”的价值观念
第五篇 内外兼修之道: : 便是《战国策》所记载触詟说赵太后的先例。
第九篇 西方文化与中国: : 但如比起《春秋》、《左传》、《战国策》等书来说,未免有小巫见大巫的感觉,
卷八·离娄章句下: : 战国策曰“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
卷九·万章章句上: : 楚辞、战国策所谓幼艾,义与此同。
第3节:论道德(2): : 《战国策》有"三人成虎"、"曾子杀人"的典故,都是这种道听途说有名的例子。
第4节:学而篇第一(1): : 《战国策?秦策二》曰: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
第15节:为政篇第二(2): : 刘向《战国策?叙》曰:始皇兼诸侯而有天下,无道德之教、仁义之化以缀天下之
公冶长篇第五(6): : 《庄子》、《战国策》诸书载有尾生高痴情故事,“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
卷四 里仁(4): : ”《国策·秦策》注:“数让,责让。
梁惠王篇第一(20): : 《战国策·齐策》:“靖国君将城薛。
(四)宋之新儒: : 兼参之《战国策》,有纵横家气息。
(二十九)朱子之文学: : 老苏父子自史中战国策得之,故皆自小处起议论,欧公喜之。
卷十四: : 《战国策》七 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
实贡第十四: : 战国策韩公仲朋,亦作韩侈,史记甘茂传作公仲侈,汉书古今人表又作公中用。
志氏姓第三十五: : 黄丕烈战国策札记卷中引吴正传云:‘恐“燕”下“负亲”字衍。
学行卷第二: : 国策昭王时白圭始见,而拔中山者,言乐羊,不言白圭,吕氏春秋及新序载孟尝君
吾子卷第一: : 国策秦策,高诱注云:“蠹,害也。
问明卷第六: : ”集解引战国策云:“秦王封姚贾千户,以为上卿。
寡见卷第七: : ”又按:国策魏策云:“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称曰:‘河山之险,不亦信固
五百卷第八: : 国策秦策:“深刻寡恩。
先知卷第九: : 国策秦策:“听者,存亡之机。
重黎卷第十: : ”国策魏策:“魏武侯称曰:‘河山之险,不亦信固乎!'吴起对曰:‘河山之险
渊骞卷第十二: : 国策楚策云:“夫秦虎狼之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