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金陵图: 对于一个身处末世、怀着亡国之忧的诗人来说,该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而台城堤
江上吟: 卒招亡国之祸,当年奴役人民建造的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只见满目荒凉的山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定一国之兴衰,自然句句都真,都会应验的。
徒步归行: 国之社稷今若是,
房兵曹胡马诗: 后期杜甫通过对病马的悲悯来表现忧国之情,真不可同日而语。
曲江对酒: 空抱报国之心,不免满腹牢骚。
杂兴三首: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
赠友五首: 吾闻国之初,有制垂不刊。
金陵怀古: 《玉树后庭花》是公认的亡国之音。
骄儿诗: 而是同时表现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对“读书求甲乙”的生活道路的怀疑,抒发了困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临去时“潸然泪下”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
感弄猴人赐朱绂: 亡国之祸临头,不急于求人才,谋国事,仍在赏猴戏,图享乐。
杜侯行: 国之福兮天固祚。
送人之渤海: 国之东北角,有国每朝天。
达摩支曲(杂言): 渲染故国之思,是进入正题前的序曲。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这就是晚唐时日本与中国之间,海上航行相对地便利与安全的事实。
和吴御史汴渠: 横带国之阳。
寄题钦之草堂: 主人国之老,实惟商岩孙。
南乡子: 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
台城游(水调歌头): 而陈后主是著名的亡国之君,是六代君王中最荒淫奢侈的一位。
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东堂赐诗: 分掌国之钧。
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隆: 于国之阳。
郊庙歌辞·梁太庙乐舞辞·象功舞: 建国之兆,君临万方。
横吹曲辞·出塞: 后四句侈陈中国之武,写得兴高采烈,如火如锦,乃称题。
相和歌辞·燕歌行: 国之重镇惟幽都,东威九夷制北胡。
比干墓: 维贤国之镇。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 终宴国之阳。
同王征君湘中有怀: 极言乡关京国之遥远,此为虚写;
古风(其三十四): 等于说当时“当国之臣不能敷文德以来远人”(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
燕歌行: 国之重镇惟幽都,东威九夷北制胡。
于阗钟歌送灵彻上人归越(钟在越灵嘉寺,从天竺飞来): 一国之人皆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