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返回主頁
江亭: 作者雖然避亂在四川,暫時得以“坦腹江亭”,到底還是忘不了國傢安危的,因此
不見(近無李白消息): 指綿州彰明(在今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時讀書於此,這時杜甫客居成都,
題玄武禪師屋壁(屋在中江大雄山): 故址在今四川省三臺縣。
送路六侍禦入朝: 避亂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臺)。
玉臺觀: (1)玉臺觀:故址在四川省閬中縣,相傳為唐宗室滕王李元嬰建。
禹廟(此忠州臨江縣禹祠也): 故址在四川省忠縣。
小至: 該詩寫在四川,雖然安史之亂後杜甫生活每下愈況,但對春天的期盼,使他對未
又呈吳郎: 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裏。
夜宿七盤嶺: “七盤嶺”在今四川廣元東北,又名五盤嶺,有石磴七盤而上,嶺上有七盤關。
人日寄杜二拾遺: 高適改任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慶)刺史,杜甫從成都趕去看望。
古別離: 即今四川省邛崍縣,也就是漢代司馬相如在客遊中,與卓文君相識相戀之處。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後來又改授通州(州治在今四川達縣)司馬。
得樂天書: 十年(815)三月貶謫通州(州治在今四川達縣)。
連昌宮詞: 元稹在通州(州治在今四川達縣)任司馬,寫下這首著名的長篇敘事詩,通過連昌
舟中讀元九詩: 想念那早五個月遠謫通州(州治在今四川達縣)的好朋友元稹。
悼傷後赴東蜀闢至散關遇雪: 今四川三臺縣)。
憶梅: 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臺)離長安一千八百餘裏,以唐代疆域之遼闊而竟稱“天涯
西施: 皇帝倉皇出逃四川,至光啓元年(885)纔返回京城。
魏城逢故人(一題作綿𠔌回寄蔡氏昆仲): 錦江在四川成都市的南面;
幸蜀西至劍門: (1)幸蜀西至劍門:幸蜀:駕臨四川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二): 唐玄宗倉皇出逃四川,途中命其第十六子永王李璘經營長江流域。
四川使宅有韦令公时孔雀…妓兴嗟久之因赋此诗用广其意
四川使宅有韦令公时孔雀…妓兴嗟久之因赋此诗用广其意
軍城早秋: 他立即註視西山(即今四川西部大雪山),表現了主將的警覺、敏感,也暗示了他
冰柱: 逃嚮四川,而四川也非樂土。
縱遊淮南: 很象四川有名的“蒙頂”茶,所以叫蜀岡。
題情盡橋: 簡州的治所在陽安(今四川簡陽西北)。
述國亡詩: 青城(今四川灌縣西)人,因才貌雙全,得幸於後蜀主孟昶,拜貴妃,別號花蕊夫
喜遷鶯(真宗幸澶淵): 四川人陳堯叟主張駕幸成都。
夜遊宮: 是在四川交上的新朋友,夠得上說是同心同調,所以把這首記夢詞寄給他看。
秋波媚: 他接受四川宣撫使王炎邀請,來到南鄭,擔任四川宣撫使公署幹辦公事兼檢法官,
鵲橋仙: 作者在四川時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