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宗返回主页
卷七: : 哲宗旬日一召辅臣于迩英阁,听讲读。
卷七: : 哲宗问右珰陈衍:“苏轼衬朝章者,何衣?”衍对曰:“是道衣。
卷二: : 哲宗即位,改元元佑。
过庭录: : 哲宗朝重于求配。
卷下: : 哲宗皇帝幸太学,宰相吕微仲有诗四韵,其第三联云:“再拜新仪瞻鲁圣,一篇古
宋代的诗: : 在宋哲宗时代,由于蔡京等政敌的陷害,苏轼被一贬再贬,一直被流放到海南岛
萍洲可谈: : 哲宗皇帝已大祥,岂是孤臣正泣之时1鞫狱竟无他意,谗口可畏如此。
闻见前录: : 哲宗即位,拜左丞,迁门下侍郎,与温公并相,元祐如伯淳之诗云。
叶梦得和他的《石林诗话》: :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
卷四十一: : 哲宗问右珰陈衍曰:‘苏轼衬朝章何衣?’对曰:‘是道衣。
卷一: : 诏复哲宗元皇后孟氏位号,自瑶华宫入居禁中。
卷二: : 密院同奉圣旨:“宣仁圣烈皇后保佑哲宗,有安社稷大功。
卷十六: : 哲宗于神庙为子,曰“嗣位”则可;
卷二十三: : 请于哲宗,而哲宗不许;
第16节:红袖添香婉约词(14): : 哲宗亲政行新法,累遭贬逐。
第20节:红袖添香婉约词(18): : 时在哲宗元符末年。
第21节:红袖添香婉约词(19): : 哲宗亲政召为国子主簿,累官至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等,卒于南京(河南商丘
第25节:红袖添香婉约词(23): : 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3)即以诗名。
司马光: : 哲宗立,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相位八月而卒,年六十八,赠太师、温国公,
韩缜: : 哲宗立,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罢知颍昌府。
章楶: : 哲宗时改知渭州,有边功。
苏轼: : 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
黄庭坚: : 哲宗立,召为秘书郎。
李元膺: : 元膺当为哲宗、徽宗时人。
秦观: : 宋哲宗绍圣初年,章等人执政,以苏轼等为核心的所谓“元祐党人”,横遭贬斥。
周邦彦: :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作者任溧水县县令时,词中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
赵佶: : 哲宗死,无嗣,佶以弟继位。
辛弃疾: : (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因此起兴。
史达祖: : 哲宗孟皇后传》)这一段痛史。
第77节: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1): : 未几哲宗亲政,新党复起,元祐党人被清洗,此后秦观再也没有平安过。
第82节:天涯何处无芳草(1): : 宋哲宗业已亲政,用章惇为宰相,新官当政,于是又有一批不同政见的大臣遭贬谪
附录: : 哲宗立,复朝奉郎、知登州,召为礼部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