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返回主页
卷十八: : 故哭泣之哀,日月降杀,饮食之宜,自有制度。
卷六十七: : 哭泣未绝,敦遽主穆王之丧,而国制未除,则不得以本亲服除而吉祭献王也。
卷九十七: : 云哭泣受吊。
卷一百二十六: : 见闻之日有哭泣,一日、五日或十日,过者不足褒,不及不足贬,故圣人不为之礼
卷一百三十三: : 哭泣之节,各称其服,哭轻则服不得重。
卷一百三十七: : 无哭泣之位,恐非有情者之所允也。
卷一: : 不欲使哭泣减损,逼与入省,日夕抚慰,敕诸公。
卷三十二: : 宜日夜哭泣悲哀而已,慎毋有所发。
卷十六: : 哭泣之声尚闻。
卷六十九: : 似札妇之哭泣
卷八十二: : 拊心哭泣,女子已嫁而反在室,父卒为母,民母为长子同,齐杖周者,父在为母
卷十六: : 哭泣之声尚闻。
卷六十九: : 似札妇之哭泣
卷八十二: : 拊心哭泣,女子已嫁而反在室,父卒为母,民母为长子同,齐杖周者,父在为母
卷二十: : 哭泣升降之节,去来阃巷之容,出入闺门之度,尚须畴谘礼官,博访儒士,载之翰
卷五十四: : 哭泣者无已,伤痍者不绝。
卷二十一: : 哭泣不绝声逾月,丧过于哀,有感行路,毁□之至,殆将灭性。
卷三十五·魏三十五: : 绝哭泣之声,止妇女之送,禁吊祭之宾,无设搏治粟米之奠。
卷四十九·魏四十九: : 哭泣云乎哉?因兹而言,玉帛非礼敬之实,歌舞非悲哀之主也。
卷七十三·吴十一: : 哭泣之位,变除之节,如周制,将复有异也。
卷五: : 哭泣者无已,伤痍者不绝。
【卷五】: : 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
第01部·卷一: : 哭泣之声,感於行路。
第01部·卷九十五: : 素服哭泣
第02部·卷一百六十: : 或云辰日不宜哭泣,遂莞尔而受吊问;
第03部·卷二百三十四: : 哭泣之节,饣粥之数,复如居府君之丧。
第03部·卷二百六十二: : 请不哭泣而不言。
第04部·卷三百二十五: : 礼不能制其哭泣之度;
第05部·卷四百四十: : 哭泣之哀聚。
第05部·卷四百九十五: : 且痛不得当哭泣之位,躬即远之事,期丧之记,礼有加等。
第06部·卷五百二十一: : 哭泣无主。
第06部·卷五百三十三: : 如何称倦哭泣,辄安床褥,辞以有疾,坐而诬我?人子丧礼,岂其然乎?仆踌躇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