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相返回主頁
餞唐永昌: 別後相思在何處,衹應關下望仙鳧。
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前後相應,見出詩人的着意安排。
送柴侍禦: 而這種情誼不也就是別後相思的種子嗎!又何況那青山雲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
湖上對酒行: 別後相思復何益。
自東都還濠州,奉酬王八諫議見贈: 別後相思被管弦。
春怨: 欲知別後相思意,回看羅衣積淚痕。
送董頲: 別後相思何處邊。
同張惟送霍總(一作送崔總赴池州): 別後相思江上岸,落花飛處杜鵑愁。
同張惟送霍總(一作送崔總赴池州): 別後相思江上岸,落花飛處杜鵑愁。
送友人往太原: 別後相思夜,空看北斗愁。
聖政紀頌: 暨乎後相圖身,天子專問。
焚書坑: 前後相隔整整四年時間。
五更: 自後相逢眼更狂。
南海幕和段先輩送韋侍禦赴闕: 此後相思幾上樓。
寄落星史虛白處士: 別後相思時一望,暮山空碧水空流。
送朐山孫明府赴壽陽幕府闢命: 預愁別後相思處,月入閑窗遠夢回。
明月夜留別: 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
賦得吳王送女潮歌,送李判官之河中府: 不知別後相見期,君意何如此潮水。
孟君别后相续寄书,作此酬之
寄麻姑仙壇道士: 別後相思鶴信稀,郡樓南望遠峰迷。
風流子: 打破了一般送別詩詞從長亭餞別到別後相思的模式,而是用倒敘法先從餞別之後的
釵頭鳳: 自然是寫唐氏泣訴別後相思之情:眼前風光依稀如舊,而人事已改。
鷓鴣天(代人賦): 是送走行人之後相繼入目的兩種景象。
惜奴嬌(戲同官): 別後相思,記敏政堂前柳。
蝶戀花: 別後相思心目亂。
人南渡(感皇恩): 乘船南去……又寫別後相思:青山阻隔,可心中卻永存花叢深處中的伊人。
鶴衝天: 早知分離後相思難當,仍然讓自己深深地陷入這感情的漩渦,更顯出詞人癡情依依
臨江仙: “二蘇”及“四學士”先後相繼連續被貶。
極相思: 別後相逢唯有夢,夢回時、展轉思量。
雨中花令: 別後相思,心頭欲見,覓個燈花信。
朝中措(湯詞): 圖教歸後相思。
蝶戀花: 別後相思無限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