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之返回主頁
新婚別: 當時正值安史之亂,廣大地區淪陷,邊防不得不往內地一再遷移,而現在,邊境是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從眼前的處境擴展到安史之亂以來的種種痛苦經歷,從風雨飄搖中的茅屋擴展到戰
麯江二首(一): 安史之亂後,社會動蕩,朝政腐敗。
麯江對酒: 跟作於安史之亂以前的《麗人行》作過比較,指出:“此處麯江詩,所言皆‘花’
奉和賈至捨人早朝大明宮: 安史之亂 >時跟隨唐玄宗入川,唐肅宗時被貶,唐代宗時官終禮部侍郎。
恨別: 距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已五六個年頭。
江亭: 安史之亂未平。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 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定,史朝義逆勢正熾。
送路六侍禦入朝: 延續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雖然告一段落,但是已經激化了的各類社會矛盾並沒有得
絶句四首(其三): 翌年安史之亂平定,再過一年,嚴武還鎮成都。
禹廟(此忠州臨江縣禹祠也): 唐王朝自安史之亂後,長期戰亂,象洪水橫流,給人民帶來了無邊的災難;
白帝: 展現了經過安史之亂後唐代社會的縮影。
小至: 雖然安史之亂後杜甫生活每下愈況,但對春天的期盼,使他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憧
又呈吳郎: 這就是安史之亂以來持續了十多年的戰亂,即所謂“戎馬”。
孤雁(一作後飛雁): 經歷了安史之亂,在那動蕩不安的年月裏,詩人流落他鄉,親朋離散,天各一方,
人日寄杜二拾遺: 辱居刺史之位,國傢多事而無所作為,內心有愧於到處飄泊流離的友人。
河湟: 安史之亂爆發後,駐守在河西、隴右的軍隊東調平叛,吐蕃乘機進占了河湟地區
過勤政樓: 到安史之亂爆發,衹得被迫退位,唐王朝江河日下,千秋節也隨之徒有虛名了,甚
過華清宮絶句三首(其二):   詩人從“安史之亂”的紛繁復雜的史事中,衹攝取了“漁陽探使回”的一個
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 安史之亂雖已平定,但朝政腐敗,國力衰弱,藩鎮割據,軍閥囂張,人民慘遭重重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自經安史之亂,殘破蕭條已甚。
連昌宮詞: 探索安史之亂前後唐代朝政治亂的因由。
送郑长史之岭南(一本题作送郑史)
金銅仙人辭漢歌並序: 自從天寶末年爆發安史之亂以後,唐王朝一蹶不振。
西施: 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亂入蜀,於馬嵬坡縊殺楊妃以杜塞天下人口。
再用前韻寄蔡天啓: 瞽史之所業。
幸蜀西至劍門: 此詩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平息安史之亂後從四川回長安時,行至劍門時所寫。
: “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
春行寄興: 在安史之亂中,這裏遭到嚴重破壞,景象荒涼。
古風(其三十一):   詩人寫詩時可能預感到安史之亂的某些徵兆,所以引喻故事,藉古喻今,以
金陵懷古: 他經歷過“安史之亂”,親眼看到大唐帝國從繁榮的頂峰上跌落下來。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時未收長安): 結合安史之亂和長安被陷的時代特點,寫得新巧自然,真實形象,使我們仿佛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