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返回主頁
覺悟社: 趙光宸病逝於臺灣
馬關條約: 把遼東半島和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包括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
公車上書: 指出割讓臺灣將失去全國民心,力主拒絶和議,明定對策。
甲午戰爭: 並割讓臺灣、澎湖及其附屬島嶼予日本,嚮日本開放多個中國內陸的港口城市,日
興中會: 陳少白創立臺灣分會。
淞滬鐵路通車: 運往臺灣,投置海邊。
日军入侵台湾
中美《天津條約》簽訂 : 增開潮州(後改汕頭)、臺灣(臺南)為通商口岸;
中英《天津條約》簽訂: (後改營口)、登州(後改煙臺)、臺灣(臺南)、潮州(後改汕頭)、瓊州、漢
中法《天津條約》簽訂: 二、增開瓊州、潮州(後改汕頭)、臺灣(臺南)、淡水、登州(後改煙臺)、南
第二次鴉片戰爭: 牛莊(今營口)、登州(今煙臺)、臺灣(今臺南)、淡水、潮州(今汕頭)、瓊
虎門銷煙: 停泊在伶仃洋至臺灣的周邊海域,讓走私鴉片者接貨立券,憑券使可在廣州取錢,
日俄戰爭: 類似重炮臺灣日治時期基隆港邊警局消防隊上邊的山頭也配置,直到1970年代纔拆
陳天華著《猛回頭》《警世鐘》刊行: 取臺灣,再圖福建;
《訄書》初刻本刊行: 章太炎在臺灣時,就將其原先發表的和新撰的論政、論學文字輯訂成《訄書》,光
惠州爆發起義: 並與日本的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取得聯繫,日總督許以支援孫中山起義。
義和團運動: 臺灣人(不分統獨)及許多海外華人對義和團的評價極差,義和團已經成為迷信
戊戌變法: 中國割去臺灣及遼東,並嚮日本賠款二萬萬兩的消息,一時間群情激動,4月, 康
台湾民主国成立
中日订立台湾交接文据
台湾军民收复云林
新竹保衛戰: 清政府被迫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彰化保衛戰: 臺灣軍民奮起反攻,但未能奪回彰化。
嘉義保衛戰: 臺灣人民為保衛祖國領土,抗擊日本侵略者前後達五個多月,打死打傷日軍共計三
嚴復發表《原強》等文: 日、美侵擾臺灣期間,嚴復曾隨福建船政大臣瀋葆楨赴臺,測量海口,籌備海防。
乙未戰爭: 原本統治臺灣的清帝國於甲午戰爭中敗於日本,翌年4月簽訂馬關條約議和,其一
隆恩埔戰役: 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
美军登陆台湾
台湾教案发
中日簽訂《臺事專約》: 意圖久踞臺灣
莊俊元逝世: 泉州與臺灣的寺廟、廨宇、市井都可見到他的楹聯手跡。
日本侵占琉球: 日軍侵略臺灣為“保民義舉”,給日本正式吞併琉球留下口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