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返回主頁
金陵圖:   吊古詩多觸景生情,藉景寄慨,寫得比較虛。
烏棲麯:   李白的七言古詩和歌行,一般都寫得雄奇奔放,恣肆淋漓,這首《烏棲麯》
贈錢徵君少陽(一作送趙雲卿): 詩意由古詩“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演化而來,帶有更多的無可奈何、不得已
沙丘城下寄杜甫: 對於古詩的寫作也不無影響。
南陵別兒童入京: 並寫下了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詩
灞陵行送別: 但在古詩中,落日和浮雲聯繫在一起時,往往有指喻“讒邪害公正”的寓意。
越中覽古: 絶句又不同於長篇古詩,所以詩人衹能選取這一歷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
謝公亭(蓋謝脁、範雲之所遊): 就逼近古詩,而和一般初唐律詩面貌迥異。
山中與幽人對酌: 與古詩歌行全然不同。
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 明顯汲取了漢代《古詩》那種“結體散文,直而不野,婉轉附物,怊悵述情”(《
勞勞亭: 古詩中,從送別寫到折柳,再從楊柳寫到春風的詩,並非絶無僅有。
洗兵馬(收京後作): 今日讀者於古詩,常覺具有現實批判性的作品名篇甚多,而“頌”體詩歌難得佳
成都府: 這首五言古詩,是杜甫由同𠔌赴西川途中所寫的十二首紀行組詩的末篇。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 在古詩中較少見,亦獨創之格。
戲為六絶句: 是千古詩人的不祧之祖。
入朝洛堤步月: 更是化用《古詩·迢迢牽牛星》“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以男女喻君臣,暗
聽張立本女吟: 古詩本來能吟能唱,此處直題“清歌”二字,可見少女的長吟聽來必如清朗的歌聲
春閨思: 它已從古詩人手心“翻出”了。
彭蠡湖中望廬山:   這雖是一首古詩,但對偶句相當多,工穩、自然而且聲調優美。
南澗中題: 這首五言古詩《南澗中題》,也是他在同年秋天遊覽了石澗後所作。
秋曉行南𠔌經荒村:   這雖然是一首五言古詩,但中間兩聯對偶工整,如“黃葉”對“荒村”,“
雨後曉行獨至愚溪北池: 這首五言古詩作於元和五年(810)。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這首五言古詩作於詩人貶謫永州之時。
拟古诗十二首
聞雁: 有意識地運用古詩的句格、語言與表現手法,以構成一種高古澹遠的意境。
汴河麯: 這是一首懷古詩
寄陝府鄧給事: 自謂古詩量,異將新學偏。
续古诗十首
燕子樓三首: 誰會覺得夜長呢?古詩雲:“愁多知夜長”,衹有因愁苦相思而不能成眠的人,纔
遊平泉宴浥澗,宿香山石樓,贈座客: 古詩惜晝短,勸我令秉燭。
令狐相公見示贈竹二十韻仍命繼和: 古詩無贈竹,高唱從此始。
金陵懷古: 用在詠史詩、懷古詩中是頗為高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