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軍返回主頁
宋軍攻剋武勝城: 宋朝建昌軍司理參軍王韶奉朝廷之命收復河湟地區,王韶擔任秦鳳路安撫使一職後
鄭俠上書: 監安上門、光州司法參軍鄭俠上書宋神宗。
鄭俠之獄: 慶州錄事參軍楊忠信、吏人孔仲卿、撫州進士吳無至判處杖刑後,分別編管郴州(
蘇軾貶儋州: 不久又追貶為朱崖軍司戶參軍,呂大防、劉摯、蘇轍、梁燾、范纯仁等流放到嶺南
紹聖追貶司馬光等: 再貶為朱崖軍司戶參軍、昌化軍司戶參軍。
章惇罷官: 後再貶雷州(今廣東海康)司戶參軍
陳師道卒: 為毫州司戶參軍,充徐州教授,遷太學博士,後多次被罷黜。
李公麟去世: 泗州錄事參軍
契丹以韓延徽為相: 先是韓延徽為劉守光參軍,為守光求援於契丹,阿保機怒其不拜,使牧馬於野。
吳越建國: 後應募參軍
馮道卒: 初為幽州劉守光之下的一個參軍
許紹擊破蕭銑: 許紹派其子許智仁及錄事參軍李弘節追擊到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二十五裏),大
王世充為相國,加九錫: 李世英和外兵曹參軍戴胄均不同意,而長史韋節、楊續則阿諛奉承勸王世充自立。
李世民開館延土: 、文學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參軍蔡允恭、薛元敬、顔相時、諮議典簽蘇勖
以秦王府官為將相: 又以原天策府兵曹參軍杜淹為御史大夫,中書捨人顔師古、劉林甫為中書侍郎,左
太宗廢肉刑: 蜀王法曹參軍裴弘獻請再改為加役流,徙三千裏,居作三年。
溫大雅著《大唐創業起居註》: 任命溫大雅為大將軍府記室參軍,專門掌握文書。
李義府賣官獲罪: 右金吾倉曹參軍楊行穎上表言李義府賣官之事,竜朔三年(六六三)四月,下義府
賈言忠評遼東戰事: 後左除建州司戶參軍而卒。
王義方卒: 歷官晉王府參軍、直弘文館,太子校書,因事貶儋州吉安尉、遷雲陽丞、著作郎。
徐齊聃在世: 歷任曹王府參軍、潞王府文學、崇文館學士、桃林令、沛王侍讀、西臺捨人。
盧承慶卒: 歷官秦州參軍、考功員外郎、民部侍郎。
蔣王李惲自殺: 州錄事參軍張君徹等告惲及子汝南郡王煒謀反,高宗令通事捨人薛思貞馳傳驗按,
王勃卒: 後補虢州參軍
張文瓘卒: 補并州參軍,長史李勣重之,比之為管(仲)蕭(何)。
高智周卒: 補越王府參軍
韋弘機卒: 貞觀中為左千牛胄曹參軍,出使西突厥,册拜同俄設為可汗,恰石國反,道路不通
武後廢中宗: 擢後父普州參軍玄貞為豫州刺史。
裴炎被殺: 補濮州司倉參軍,歷御史、起居捨人、黃門侍郎。
劉仁軌卒: 武德初(六一八)補息州參軍
孫過庭撰成《書譜》: 官至率府錄事參軍
蔣儼卒: 貞觀中為右屯衛兵曹參軍,出徵高麗,被俘囚於窟室,終不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