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頁
第73節:第五章 鄉愁(3): : 黑名工作室成立於1989年初,是由四海唱片製作人王明輝、陳主惠、司徒鬆共
第75節:第五章 鄉愁(5): : 陳明章應黑名工作室之邀,在《抓狂歌》中主唱了三首作品,懷舊、質樸、極
第76節:第五章 鄉愁(6): : 腳姐仔/阮每次聽見心就酸/阮的孤嘛叫阮大腳姐仔/大腳姐仔/那麽大的寂
第78節:第五章 鄉愁(8): : 鬍德夫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衹是將原住民音樂的一些旋律、麯調點綴式地
第79節:第五章 鄉愁(9): : 他與黑名工作室的王明輝、魔岩唱片國外部經理程港輝,以及當時在《聯合報
第81節:第五章 鄉愁(11): : 而衹針對每次作品發行時和歌手簽張合約。
第82節:第五章 鄉愁(12): : 角頭將不會孤
第2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1): : 去探求那些教導人們如何生活、最簡、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則。
第4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3): : 一段是相對純的笛聲,空靈感重;
第8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7): : 普理斯納為多米剋以吉他寫了一段簡純樸的旋律,吉他就是多米剋,這種用來
第9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8): : 格(Steven Spielberg)執導的《辛德勒名》(Schindler's List,1993)一片中,主責配
第10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9): : 容可以延伸多遠?愛是永遠的純粹簡,還是總有遺失缺憾?故事裏,安卡對羅
第13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3): : 可以是方面的。
第16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6): : 管弦樂隊圍繞着一個簡的主題(theme),在不斷重複的同時衹加大聲音的強度
第19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9): : 不能個別、一地進行,必得全體一起纔行……
第21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1): : 不在那痛苦的歲月。
第23節:以音樂裝飾長鏡頭的夢:安哲羅普洛斯映畫音樂史詩(1): : 這不再是純的喜氣洋洋,在保存那烏托邦式充滿"生之力量"的同時,安氏的歌
第25節:以音樂裝飾長鏡頭的夢:安哲羅普洛斯映畫音樂史詩(3): : 簡直率,清脆利落,這回安氏選擇了鏡頭橫嚮移動,由全景遞進中景,清楚可
第27節:以音樂裝飾長鏡頭的夢:安哲羅普洛斯映畫音樂史詩(5): : 場的旋律(畫面配合幕後工作人員名),又是安氏拿手的手風琴音標記,舒緩
第32節:以音樂裝飾長鏡頭的夢:安哲羅普洛斯映畫音樂史詩(10): : 一直遺憾此電影的原聲未曾作碟出版,手上衹有"沉默三部麯"的雜錦原聲集,
第34節:以音樂裝飾長鏡頭的夢:安哲羅普洛斯映畫音樂史詩(12): : 不指嚮肉身的流放,也指嚮內心的流放。
第35節:以音樂裝飾長鏡頭的夢:安哲羅普洛斯映畫音樂史詩(13): : 簡簡地以手風琴拉奏,這回,帶點沉重與靜寂的手風琴音隨着電影裏一個甚
第37節:以音樂裝飾長鏡頭的夢:安哲羅普洛斯映畫音樂史詩(15): : 總是以一配器作主導演繹(中提琴或雙簧管或手風琴),然後再由其他配器緊
第38節:以音樂裝飾長鏡頭的夢:安哲羅普洛斯映畫音樂史詩(16): : 片、畫作及電影裏有關的工作人員名
第40節:醉生夢死:貝拉·塔爾的長鏡頭音符(2): : 就這麽簡
第41節:醉生夢死:貝拉·塔爾的長鏡頭音符(3): : 這是一個很簡的故事。
第42節:醉生夢死:貝拉·塔爾的長鏡頭音符(4): : 不在旋律、氣氛,也在節奏。
第43節:醉生夢死:貝拉·塔爾的長鏡頭音符(5): : 人內心--他是如此脆弱、善良、真誠與純。
第44節:醉生夢死:貝拉·塔爾的長鏡頭音符(6): : 純的人有福了,大抵,衹發生在純的生命裏;
第45節:醉生夢死:貝拉·塔爾的長鏡頭音符(7): : 《May I Have this Tango?》是一支重複簡的麯子,剪不斷,理還亂,重複的拉奏。
第47節:明朗旋律裏的灰暗人性:《野良犬》(1): : 正如簡的小綫索,她大可以選擇對他守口如瓶。
第48節:明朗旋律裏的灰暗人性:《野良犬》(2): : 為電影編寫了這段既簡又扣人心弦的詩意麯子,稍放緩了整部電影急遽的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