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angheng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卷七志第二: : 贡禹、匡衡之徒,始建其礼,以高帝为太祖,而立四亲庙,是为五庙。
卷三十五志第三十: : 《汉丞相匡衡、大司马王凤奏》五卷,《刘隗奏》五卷,《孔群奏》二十二卷,《
卷十八上本纪第十八上: : 昔匡衡所以云:"大臣者,国家之股肱,万姓所瞻仰,明王所慎择。
卷七十二列传第二十二: : 贡禹、匡衡之徒始议其礼,以高帝为太祖,而立四亲,是为五庙。
卷九十九列传第四十九: : 汉丞相匡衡亦云:"帝王之事,莫重乎郊祀。
卷一百三十九·列传第五十一: : 汉丞相匡衡曰:“帝王之事,莫重乎郊祀。
卷一百九十三·列传第一百五: : 匡衡曰:‘大臣者,国家股肱,万姓所瞻仰,明主所慎择也。
卷二十九: : 匡衡入相,不制弘恭;
三、小农和小农经济 (一)小农: : 如“丞相匡衡者,东海人也。
卷二八  西汉元帝初元元年~西汉元帝永光二年(公元前48年~公元前42年): : 御史大夫贡禹、博士东海匡衡以为:“郅支单于乡化末醇,所在绝远,宜令使者送
卷二九  西汉元帝永光三年~西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41年~公元前33年): : 太子少傅匡衡上疏曰:“臣闻治乱安危之机,在乎审所用心。
卷三十  西汉成帝建始元年~西汉成帝阳朔二年(公元前32年~公元前23年): : 皆从匡衡之请也。
卷三一  西汉成帝阳朔三年~西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22年~公元前14年): : 帝用匡衡议,罢甘泉泰畤,其日,大风坏甘泉竹宫,折拔畤中树木十围以上百馀。
卷三二  西汉成帝永始四年~西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13年~公元前8年): : 匡衡、梅福皆以为宜封孔子世为汤后,上从之,封孔吉为殷绍嘉侯。
卷三三  西汉成帝绥和二年~西汉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7年~公元前6年): : 独丞相匡衡排而不予,封延寿、汤数百户,此功臣战士所以失望也。
卷七五  魏邵陵厉公正始七年~魏邵陵厉公嘉平四年(公元246年~公元252年): : 故匡衡、吴汉不愿为赦。
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一: : 今平原文学匡衡
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二: : 博士匡衡上疏曰。
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三: : 光禄勋匡衡为御史大夫。
前汉孝成皇帝纪卷第二十四: : 匡衡之议也。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八: : 〕御史大夫贡禹、博士东海匡衡以为:「郅支单于卿化未醇,〔师古曰:不杂曰醇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九: : 〕太子少傅匡衡上疏曰:〔疏,所据翻,条陈也。
资治通鉴卷第三十: : 〔匡衡奏:祭天于南郊,就阳之义也。
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一: : 帝用匡衡议,罢甘泉泰畤,〔事见上卷建始元年。
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二: : 匡衡、梅福皆以为宜封孔子世为汤后,〔匡衡议,以为王者存二王后,所以尊其先
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三: : 韦玄成、匡衡皆踵其说,以为太祖以下五庙,其亲庙四,亲尽而迭毁。
资治通鉴卷第三十四: : 匡衡、张谭奏罢诸神祠不应礼者,今尽复之。
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五: : 〕故匡衡、吴汉不愿为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