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與返回主頁
行路難: 人生動與衣食關,百年役役誰為閑。
臘月三日義烏道上寄潘義榮: 不動與寒敵。
臨刈旱苗: 動與幽趣隔。
偶題: 不識動與靜,但覺懷抱清。
詩選:
動與鬥爭
捲十五(2): 公私何所辯?天動與人為。
詞品: : 動與福並。
捲第十: : 動與物忤,志不獲騁,終老林下。
漢江臨泛: : 詩人故意用這種動與靜的錯覺,進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勢。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 明與暗、冷與熱、動與靜烘托映襯,鮮明、生動地表現了火熱的勞動場景,酣暢淋
齊安郡後池絶句: : 動與靜、聲與寂,看似相反,其實相成。
葉嘉瑩從現代觀點看舊詩(上): : 說是情動與衷,而形於言,言之不足啊,感情使你感動,情動於衷,你要用語言表
蘇軾: : 動與靜、大與小對強烈而又鮮明,真可謂神來之筆,接下去,筆勢一頓,藉“覺來
周邦彥: : 活畫出人物的活動與心境,抒發了詞人的鄉思之情和身世之慨;
聶勝瓊: : 它把人的主體活動與雨夜的客體環境緊密結合在一起,以”枕前淚“與”簾前雨“
魏了翁: : 人們:“人日”中的“人”的種種活動與期望,古往今來,概莫能外,“人”是嚮
嚴仁: : 但其寫景卻在動與靜對比的同時,用暗示襯托出思婦的情懷。
劉方平: : 從靜謐中寫出生命的萌動與歡樂,從料峭夜寒中寫出春天的暖意,譜寫出一支獨特
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l882): : 有意這樣用史詩的那種非人格化使行動與人物疏遠,以期喚起一種奇妙的理想化了
楚辭捲第一: : 動與神獸聖帝相接,言能渡萬民之厄也。
捲十九: : 動與世好逐。
巻上: : 方愚動與時事戾,進退坎塪誰與憐。
捲十三 賦庚: : 動與道俱。
捲三十二 騷上: : 動與神獸聖王相接。
捲五十九 碑文下、墓志: : 而動與事會。
第49節:後記: : 都飽含着他們的勞動與智慧,也見證着我們彼此的深厚友情。
第一章文忠公: : 在政壇上的活動與詩名,則像法國的雨果;
第二十章國畫: : 重點在於氣韻的生動與藝術傢堅強的主觀性,其中含有的藝術原理與技巧對現代藝
一、王維(4): : 有積極主動與新君安祿山合作的,有自謀出路避往山間鄉野的,也有搖擺不定、靜
十二、李商隱(1): : 估計也得感動與內疚。
十六、柳永(7): : 把女子的言談舉止寫得如此主動與熱烈,頗讓那些講求溫柔敦厚、提倡雅正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