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问刘十九
赋得古原草送别: 《古欢堂集杂著》:"孝绰妹诗:'落花扫更合,丛兰摘复生'。
无题(一): 清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
天问: 清代学者献庭在《离骚经讲录》中赞其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九章·悲回风: 》、陆侃如与冯沅君《中国诗史》、永济《屈赋通笺》、谭介甫《屈赋新编》
远游: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永济《屈赋通笺》也持同样的观点。
感遇十二首(其一): 据处晦《明皇杂录》载,诗人为免遭李林甫中伤,曾写过“无心与物争,鹰隼
石头城: 不能不推禹锡的《金陵五题》。
乌衣巷: 是禹锡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
望夫山: 可见作于禹锡和州刺史任上。
玄都观桃花: 尽是郎去后栽。
再游玄都观: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郎今又来。
秋风引: 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
望洞庭: 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
秋词二首(其一): 然而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
春词: 而禹锡的和诗,也写闺中女子之愁,然而却写得更为婉曲新颖,别出蹊径。
始闻秋风: 襟怀有佘情”(禹锡《秋江早发》),“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西塞山怀古: 长庆四年(824)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
蜀先主庙: 《蜀志·先主传》:曹操曾对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插田歌: 这首乐府体诗歌写于禹锡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期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有赠: 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 禹锡贬谪巴山楚水之时,接近了人民,南国的风土人情,激荡了他的诗情,丰
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 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篇,这是其中一首摹拟民间情歌的作
杨柳枝词(其一): 禹锡的乐府小章《杨柳枝词》,一共有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可说是这
柳枝词(春江一曲柳千条): 此《杨柳曲》可能系禹锡改友人之作付乐妓演唱。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禹锡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夏初,是对他的挚友柳宗元的《衡阳与梦得
咏怀古迹之二: 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备、诸葛亮、庚信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
秋兴八首: 向传经心事违。
遣兴五首: 表焉得取。
蜀相: 4、三顾:指备三顾茅庐。
望岳(岱宗): 目短曹墙”,正是一致的。
登楼: 可叹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