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又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题徐仲彬达观亭: 况又义方延硕师,乃父析薪子克荷。
孔先生以仙长老山水略录见约同游作诗答之: 况又无事于牵贪。
次雪舟进退韵: 旅况又随年事长,交情偏耐岁寒多。
鲍待用挽词四首: 况又行年七十余。
挽郑甥主学二首: 何况又偏盲。
过子美草堂: 况又一顷供耕耘。
依韵解中道如晦调: 况又剧采蓝。
凤翔八观石鼓歌: 我今况又百年後。
答李公安: 况又听者宁不聱。
饿虎不食子: 况又他人俦,
梦蝗: 况又草谷之根荄。
原蝗: 况又口腹害不訾。
苦雨: 恼人况又近清明。
送刘医博: 况又新承太守荐,羁鞅日背东门驰。
初夏山居有怀长沙从游四首: 为况又何如。
浦城劝糶: 况又绝市无,纵有湿且碎。
殢人娇: 何况又面对着象征高雅气节又令人心神陶醉的梅花!于是,群情激动,纵情引吭,
去者日以疏: 更何况又是处于那一个“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的灾难重
弗罗斯特诗选: 我们的境况又能好多少?
幽闺记: 况又无夫无婿,眼见得落便宜。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 更何况又遭遇到那恼人的梅花,要你不想起我,不思念我,那怎么可能?这样遥领
瓮牖闲评: : 况又有逾垣之事。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 : 见到家里穷困的状况又不胜悲愤:盆中无粮可充饥,架上无衣可御寒,于是重下决
闽川闺秀诗话: : 况又非慈仁。
柳永: : 何况又无人可诉此情,无人能会此意呢?结两句是说,此意既然此时此地无可诉、
晏殊: : 何况又值“酒醒人散”之后。
苏轼: : 这种情况又与渊明偶合,两人的命运何其相似。
谢逸: : 何况又“飏”!此时见“残红”,词人兴起的思绪是伤春即逝的悲情。
曾觌: : 而目前的情况又如何呢?于是曾觌将他在邯郸古道、丛台陈迹上所涌起的种种黍离
陆游: : 而今的情况又怎样呢?“忽记”,乃油然想起,猛上心头,“应”字是悬想,但愿
刘过: : 何况又值万木萧疏、西风萧瑟的秋天,它和“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一样,映
章谦亨: : 何况又具体怀疑到六丁(道教神名,火神)身上,这就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