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返回主页
美国特使马歇尔使华调处国共冲突: 该团装备和训练大批国民党军队,甚至帮助策划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进攻。
国共两党开始谈判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问题: 双方在中共领导的军队数量上分歧很大,就此会谈了五次,仍达不成一致意见。
史迪威事件: 他向马歇尔建议由自己全权指挥中国军队,甚至将共产党的部队也纳入他的麾下。
独山战役: 日军在黑石关遇到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后,并未放弃独山,而是在汉奸带领下,迂回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一书出版: 一切地方应注意散发到国民党军队中去。
胡宗南在洛川召开反共军事会议: 部署60万军队,准备分兵九路“闪击延安”。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日军第11军发现中国军队第2军、第4军由长沙附近南下,在这一情况下,12月13日,
中国远征军入缅助英军作战: 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中国战区盟军总参谋长史迪威抵重庆就职: 他还指挥中美军队修建了利多公路,使援华物资得以从印度运往中国。
中国远征军仁安羌大捷: 是近代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和盟军并肩作战所得的荣誉,是盟军在第一次缅战中惟
各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1938年10月日本军队占领武汉后,改变其侵华政策,逐步将主要军事力量转向中国
皖南事变: 突遭国民党军队七个师、八万余人的包围袭击。
陈纳德飞虎队来华: 第十四航空队还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军队的战斗,至抗日战争结束,第十四航空队共击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中国军队全面反攻。
全国实行新县制: 保、甲长凭借军队和警察作后盾,横行乡里、鱼肉百姓。
汪伪国民政府: 等待重庆国民党军队的到来。
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职: 同中国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英国封闭滇缅路对华运输: 并要所有英国军队撤出太平洋,并以战争相威胁,英日关系的恶化使得英国政府认
百团大战: 日本军队在1939年夏季,集中了分散在长城、华北、东北的部分军队,以铁路、公
国民政府定重庆为陪都: 都对宋氏三姐妹携手慰劳军队伤员的一张历史照片留有深刻印象。
深县惨案: 共产党还是张仲瀚都难以实现对这支军队的绝对领导,因为部队的几个重要领导人
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 向两年来精诚团结、协助军队、输财输力支持抗日前线的数万万民众及海外侨胞表
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日本侵略军共同防御绥西地区傅作义军队的反攻,并切断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及蒙古
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规定加紧军队政治训练和民众武力训练等内容。
台儿庄战役: 中国军队大捷
论持久战: 又有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
花园口决堤: 国民政府在徐州一带与日本军队进行了一次会战,虽然取得了台儿庄大捷,但整体
抗战建国纲领: (八)加紧军队之政治训练,是全国官兵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一致为国效命。
长沙大火: 国民党军队一再溃败,便提出焦土抗战的口号。
滇缅公路: 中国军队将不可能守得住东部沿海地区和内地平原地区的城市,最终国民政府必将
第二次国共合作: 交出军队由国民政府统一指挥。
七七事变: 日本乘机从中国东北和朝鲜抽调2万多军队和百余架飞机投入华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