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知返回主頁
: 是人所共知的重陽節。
遠聞本郡行春到舊山二首: 共知軒蓋此登攀。
程評事西園之作: 名園已共知
送人歸山: 誰不共知貧。
七言重聯句: 共知殷嘆樹婆娑。
菩薩蠻: 深情暗共知¤
復湖: 共知陂壞行當復,敢恨臺高既已傾。
永遇樂(戲賦辛字送十二弟赴調): 機會之來人共知
沁園春(送辛幼安弟赴桂林官): 機會之來人共知
賀新郎(五用韻。讀坡公《和陶詩》,其九篇為重九作,乃敘坡事而賦之): 四海共知霜鬢滿,莫問近來何妙。
出真州: 南北共知忠義苦,平生衹少兩淮緣。
眼兒媚: 愚智所共知也。
敘舊感懷呈提刑毅父並再和六首: 共知白發生青鬢,未廢長歌續短行。
張若虛乃予妻黨湯德翁外孫喜其來賦比: 共知懷抱清,宜使鄉黨尊。
飛來峰: 今日共知遺跡勝,隱名卻自許由傳。
題濂溪書院: 萬古共知歸有極,一塵不染見先天。
送周思道再知漢州三首: 父老共知仁聖意,十年重藉使君賢。
九日: 海內共知吾輩老,江南未見菊花開。
文公故居有懷: 共知道派傳洙灑,猶覺文星貫鬥牛。
喜宗兄端叟再會武林還暨陽二首: 共知吾輩拙,各賴此心平。
次韻鬍兄: 愚智共知窮有分,浮休俱與醉無涯。
次韻滕和叔投贈: 舉世共知名父子,此身莫負晦翁門。
感懷: 共知韓愈亦人耳,子謂伯寮如命何。
山行: 有識共知方寸好,無求方得幾多閒。
山行: 共知鶴化一黃冠。
元日: 歲事共知雙鬢雪,梅花又過一年春。
詩呈監試: 走馬共知難看錦,得魚自笑已忘筌。
和鮑守次韻林德祖十四首: 共知嚮日輸心赤,莫嘆微霜點鬢青。
薑特立寄近詩: 披腹排雲世共知
聞周茂叔中年有嗣以詩賀之: 共知長與福為基。
輓吳丞相: 共知青瑣伏青蒲。
大滌洞天留題: 老坡千古共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