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作返回主頁
千秋歲(伯母劉氏生日): 共作斑衣舞。
謁金門(和從周宣教韻祝千歲壽,請呼段、馬二生歌之): 願共作、和羹侶。
摸魚兒(荷花歸耕堂用時父韻): 共作醉鄉客。
賀新郎(壽劉秘書): 歸共作,赤鬆伴。
再賦薄薄酒: 共作原頭賽神舞。
和人惠詩二首: 與公共作詩麾役,不害閑中故作癡。
送長道客滑道士: 社樗共作支離病,園絮同為汗漫遊。
次韻鮮於晉伯三月病起二首: 何當共作雜黍社,長者進酒少舉盤。
和董判官寺居作: 共作東州客,同棲古寺深。
偕章宰勸農房山: 共作衝泥傍險歸。
贈送行六子: 推輓共作平山遊,倚欄逸興浩莫收。
癖習: 逢人共作亡何飲,撥冗時觀未見書。
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送成彥尉邵武三首: 七峰共作隱君子。
江村二首: 此時共作無懷民。
次韻溫伯雨涼感懷: 共作商聲謳
與吳興薛士隆使君遊弁山石林先生故居: 共作忍寒面。
除夕: 獨宿中年共作勞。
中秋馬溪山中望月: 共作陰霾憂。
監宿同鄰幾賦: 共作苦吟計。
徐仲修寄詩次韻: 何時共作緱山隱,滴露鬆蘿寫易經。
食鱠: 共作泛舟約。
東陽山人僻居: 溪山共作窗中緑。
和唐戶古律三首: 共作聖賢中。
和周濤見寄: 何時共作東都客,不厭京塵化旅衣。
七夕: 共作清詩洗污衊。
次韻劉允叔太主簿讀予所編天台集見贈之作: 鄰墻共作無何飲,別野期看未見書。
湖口邂逅張伯豐同行: 共作詩詞迭唱賡。
寄統: 共作蘭亭遊,詎必群賢集。
滄浪亭: 邀我共作滄浪篇。
梅林分韻賦詩得下字: 共作詩酒社。
秋日西望: 搖落乾坤共作秋。
嵩山: 共作瑤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