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日返回主頁
中日訂立《天津會議專條》: 光緒十一年(1885)正月二十八日,日本全權大臣尹藤博文抵達天津,同李鴻章談
臨洮大捷: 光緒十一年(1885)二月八日,馮子材率清軍在鎮南關大敗法軍的同時,在北越西
慈禧撤換軍機五大臣: 光緒十年(1884)三月初八日,左庶子盛昱上奏摺彈劾李鴻藻保舉非人,建議給予
《中俄伊犁條約》簽訂: 四月十八日,清廷批準了此約。
清軍收復阿剋蘇城: 十八日,收復阿剋蘇城。
淞滬鐵路通車: 九月初八日,兩江總督瀋葆楨派道員盛宣懷等與英商議定以二十八萬五千兩購回此
第一批留學生赴美: 同治十一年(1872)七月八日,第一批幼童詹天佑、梁敦彥、黃開甲等三十人,由
捻軍分軍東西兩路: 九月十八日,曾國藩令直隸提督劉銘傳等率部進攻東捻,浙江提督鮑超等率部進攻
西捻軍十裏坡激戰: 同治五年(1866)十二月十八日,西捻軍在陝西西安城東灞橋十裏坡大敗清軍。
北塘激戰: 二十八日,聯軍占領塘沽。
英法聯合攻陷天津: 鹹豐十年(1860)七月初八日,英法聯軍攻陷天津。
第一次大沽激戰: 鹹豐八年(1858)四月初八日,英法聯軍炮轟大沽炮臺,挑起第一次大沽之戰。
中美《天津條約》簽訂 : 鹹豐八年(1858)五月初八日,美國駐華公使列衛廉利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
太平軍出師北伐: 七月二十八日,自濟源入山西、剋垣麯、絳縣、麯沃、平陽、洪洞,經屯留,占潞
英使文翰訪問天京: 二十八日,文翰回到上海,此次訪問,使文翰瞭解了太平天國對外政策,雖令其大
永安突圍: 十八日,烏蘭泰率部搶占竜寮嶺高地,進犯平衝,夾攻秦日綱部,太平軍戰死兩千
侯景之亂: 六月十八日,王僧辯抵漢口(湖北省武漢市),攻剋魯山,擒俘支化仁。
伐蔡: 六月初八日,晉軍進入蔡國,訂立城下之盟,然後回國。
晉文公伐曹: 此年三月初八日,晉軍進入曹國都城。
晉滅潞氏: 周定王十三年(前五九四)六月十八日,晉荀林父在麯梁(今山西潞城縣北)打敗
荀庚聘魯: 魯國在此月二十八日和晉結盟,次日和衛結盟。
晉執鄭成公: 六月八日,鄭成公殺擅立鄭國國君的公孫申及其弟弟叔禽。
晉滅逼陽: 五月初八日滅亡逼陽。
晉平公代齊: 八日,諸侯國軍隊東邊攻打到濰水,南邊到沂水。
嚮戌弭兵: 六月八日,晉欒盈到達。
魯襄公死: 此年六月二十八日,魯襄公死於楚宮。
濡上之盟: 元月十八日,齊景公住在虢(今河北任丘縣西北),北燕派人進見齊景公結好說,
子尾死: 周景王十一年(前五三四)七月八日,齊國子尾死,子旗想治理子尾的傢政。
周敬王人成周: 於十八日到達渠(今河南洛陽境)。
吳軍人郢: 十一月十八日在柏舉(今湖北麻城縣東北)大敗楚軍,楚令尹子常逃奔鄭。
鄭滅許: 周敬王十六年(前五0四)元月十八日,鄭國的遊速率軍滅許,並俘獲許君斯。
趙鞅奔晉陽: 十一月十八日,荀宣、範吉射逃奔到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