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ting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八百名应试官交白卷: 候补内外员缺官员进行考试。
汪景祺《西征随笔》案发: 五服内的族亲现任及候选、候补者一律革职,令原籍地方官管束。
乾隆帝西巡五台山: 著吏部从候补、候选人员内,拣选州县十员,佐杂二十员,回銮后引见,交该督差
密折奏报京员贤否: 其坐补原部及在部办事候补人员,应一体列入,使知惩劝。
两淮盐政贪污案发: 翰林院侍读学士纪昀、内阁候补中书徐步云等,因此分别被充军或革职。
孔继涑逝世: 候补中书。
清廷筹划八旗生计: 规定闲散余丁作为八旗军队的候补人员,不能离开本佐领居住,也不能自谋生计,
孙丕扬创掣签法: ”)、急选(凡改授、改降、丁忧、候补、归于单月,谓之“急选”),悉听其人
黄道周致仕: 方候补,染疾求去。
选法大坏: 竟将其人从长名榜(犹候补名单)上除名。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23年): 大会选举出由9名正式委员、5名候补委员组成的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24年): 伯渠、瞿秋白等10名共产党员为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27年): 大会选出 29名中央委员和11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28年): 彭湃、杨殷、卢福坦、徐锡根等7人为候补委员。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31年): 出席会议的除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22 人外,还有全总、海总、铁总党团、团中央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34年): 会议补选了中央委员、候补委员;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35年): 候补委员有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参加会议的还有红军总部和各军团主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41年): 贾拓夫、李卓然为候补委员,高岗为书记。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45年): 候补代表208人,代表了121万党员。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54年): 参加两个座谈会的有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37人,重要工作人员40人。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56年): 政治局候补委员共6人:乌兰夫、张闻天、陆定一、陈伯达、康生、薄一波。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66年): 出席全会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141人。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68年): 把中共第八届中央监委会60名委员和候补委员中的37人,分别诬陷为“叛徒”、“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69年): 九大选出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279人,其中原八届中委和候补中委只有53人,不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73年): 大会选举出195名中央委员和124名候补中央委员。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77年): 政治局候补委员3人,政治局常委5人。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82年): 候补代表145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3900多万党员。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85年): 不再担任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37位老同志请求不再担任中顾委委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87年): 候补委员:丁关根。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92年): 候补中央委员130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08人。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97年): 选举曾庆红、吴仪(女)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98年): 第二期中共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